-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博约(bó yuē)的意思:广泛的约定或契约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乘风(chéng fēng)的意思:乘风指顺风而行,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来取得成功。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风便(fēng biàn)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敏捷。
皋比(gāo bǐ)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之间相差悬殊。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青衫(qīng shān)的意思:指年轻人的衣着,也可指年轻人。
疏怀(shū huái)的意思:心情舒畅,不再忧虑或纠结。
玄论(xuán lùn)的意思:指深奥的理论或思想,难以理解或解释。
约分(yuē fēn)的意思:指将一个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的过程,或将一个问题或情况简化为最核心的部分。
杖履(zhàng lǚ)的意思:指老人的拐杖和鞋子,代指年老体弱。
百世师(bǎi shì shī)的意思:指一位杰出的人物或者伟大的先辈,可以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对白鹿书院的拜谒之作,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他对古代教育理念的崇敬与追思。
首联“博约分明百世师,白头今日拜公祠”开篇即表达了对白鹿书院及其先贤的尊敬之情。博约分明,意指学问广博而精深,是后世学习的典范;白头今日拜公祠,则描绘了诗人年岁已高,仍心怀敬仰,前来参拜的情景,体现了对古代教育精神的传承与怀念。
颔联“疏怀不为溪山放,老志宁同草树衰”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内心的坚守与不渝。疏怀,意为淡泊名利的心境;不为溪山放,表明诗人虽身处自然美景之中,但心志坚定,不受外界诱惑所动摇;老志宁同草树衰,以草木的凋零比喻岁月的流逝,强调了诗人即使在年老之时,其志向也不会像草木一样衰败,而是更加坚韧不拔。
颈联“喜有青衫随杖履,愧无玄论滥皋比”则表达了诗人对书院环境的喜爱以及对自己学识的谦逊态度。青衫,古代学子的服饰,此处象征着求知者的身份;杖履,指行走时携带的拐杖和鞋子,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书院中游学的情景。喜有青衫随杖履,表达了诗人对能够置身于这样的学习氛围中的喜悦之情;愧无玄论滥皋比,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示自己虽然有幸参与其中,但学识尚浅,不足以与先贤们深入探讨玄奥的学问。
尾联“乘风便上匡庐顶,极目东南见武夷”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作为结语,既是对白鹿书院所在之地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决心的象征。乘风便上匡庐顶,意味着诗人渴望攀登知识的高峰;极目东南见武夷,则是展望远方,寓意着对更广阔世界和未知领域的向往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精神,同时也寄托了对白鹿书院及其先贤的崇高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秋清晖阁静坐因思前二年石湖四明赏月
前年银界接天迷,去岁金盘涌海低。
漂泊相逢重一笑,秦淮东畔女墙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