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雪(cán xuě)的意思:指残余的雪,比喻事物的残余或遗留。
春事(chūn shì)的意思:指男女之间的情事或性事。
短亭(duǎn tíng)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形容事物转瞬即逝。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近小(jìn xiǎo)的意思:近乎小气、吝啬
凄断(qī duàn)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痛苦的情感。
事为(shì wéi)的意思:事情的发展和结果由自身的行为所决定。
霜林(shuāng lín)的意思:形容秋冬季节寒冷的景象。
呜咽(wū yè)的意思:形容哭泣声音悲伤凄厉。
香径(xiāng jìng)的意思:指香气浓郁的小径,比喻境地清幽、环境幽雅的地方。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有行(yǒu xíng)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干、有作为。
最好(zuì hǎo)的意思:表示在某方面具备最高水平或最佳状态。
- 翻译
- 春天的到来是为了谁,枝头还残留着些许白雪。
恰好靠近那幽静的小园,面对着霜染的树林和寒冷的月色。
高高的栏杆旁传来悲伤的笛声,悠长而哀怨,仿佛在哭泣。
最适宜的是在短亭归路上,若有行人在前,或许会早早地折下枝头的花。
- 注释
- 春事:春天的景色或事物。
残雪:尚未完全融化的雪。
小园:小巧精致的园林。
香径:香气四溢的小路。
危阑:高高的栏杆。
笛声:笛子发出的声音。
呜咽:悲凉、哽咽的声音。
短亭:供行人休息的简陋亭子。
行人:在路上行走的人。
折:摘取、折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闲适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
“春事为谁来,枝上半留残雪。”这一句开篇即设定了一个特殊的情境——春天到来之际,树枝上的雪尚未完全融化。这里的“春事”指的是春天的景象和氛围,而“枝上半留残雪”则是对这个时节的一个生动写照,它既展示了季节更迭的过渡状态,也映射出一种期待与等待的情感。
“恰近小园香径,对霜林寒月。”诗人随后将视角转移到一个小巧精致的园中,园中的花径散发着清香,与此同时,诗人面对的是覆盖着霜雪的树林和高悬的明亮而又冷冽的月亮。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刻画出了春日的温暖与冬日的萧瑟,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由外部环境带来的内心情感。
“危阑凄断笛声长,吹到偏呜咽。”接着,诗人描述了一个高台或楼阁上飘扬的悠长笛声,这种声音不仅仅是在空中回荡,而且还带有一种孤独和哀伤的情绪。这里的“偏呜咽”意味着笛声在某个地方被风吹得断断续续,增添了一份凄凉。
最后,“最好短亭归路,有行人先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归途的渴望。在这句话中,“短亭”通常是人们休憩之地,而“归路”则意味着归家的道路。诗人的心中,似乎已经在期待着回家的心情。而“有行人先折”则暗示了有人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归途,或者是在做一些准备工作,这增添了一份对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光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自然声音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