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安 隐 院 曲 竹 宋 /林 次 麟 直 节 棱 棱 是 此 君 ,耳 孙 却 以 曲 为 名 。首 阳 山 下 知 难 种 ,只 可 斜 封 向 管 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耳孙(ěr sūn)的意思:指父母的心头肉、掌上明珠,比喻非常心疼、疼爱的孩子。
管城(guǎn chéng)的意思:指权力集中、管辖范围广的地方或机构。
棱棱(léng léng)的意思:形容物体的边缘锐利或有棱有角。
首阳(shǒu yáng)的意思:指日出的第一缕阳光,也用来比喻事物刚刚开始或者新的一天的开始。
斜封(xié fēng)的意思:指权力的滥用,以私心或不正当的手段将某人任命为官职或授予某种权力。
阳山(yáng shān)的意思:指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被困难所压倒。
直节(zhí jié)的意思:直截了当地坚守正义、不屈服于外界压力。
- 翻译
- 这直节分明的就是竹子,它的子孙却以弯曲为美名。
即使在首阳山下知道难以种植,也只适合斜插在笔筒之中。
- 注释
- 直节:形容竹子挺直的节段。
棱棱:形容竹节分明,有力度感。
耳孙:比喻后代,这里指竹子的分支。
曲:这里指竹子的弯曲形态。
首阳山:古代隐士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象征艰苦环境。
知难种:形容种植不易,暗指才华难以施展。
祇可:只能,表示无奈或适宜。
斜封:斜插,比喻不被重用但仍保持独立姿态。
管城:古人称毛笔为管城,这里指文人墨客的象征。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安隐院曲竹》,作者是宋代的林次麟。诗中通过"直节棱棱是此君",赞美了竹子的刚直不阿,其挺拔的身姿象征着君子的正直品性。然而,接下来笔锋一转,提到竹子的分支"耳孙却以曲为名",暗示了竹子的智慧,即使弯曲也能适应环境,象征着坚韧与适应力。诗人接着以"首阳山下知难种",表达了对在艰苦环境中生长的竹子的敬佩,认为它们能在艰难之地展现出生命力。最后,"祇可斜封向管城",将竹子与书法工具——毛笔相联系,寓意竹子的精神可以启发文人墨客的创作,赋予文字力量。整首诗寓言深刻,借物喻人,展现了竹子的多重象征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除草篇
有客劝除草,草去眼中净。
梵志反著袜,一国皆通病。
颊上著三毛,精神乃殊胜。
微云点太虚,不碍天宇莹。
芳草有佳色,难与俗士订。
曾著骚人经,屡勤才子咏。
因依仲蔚门,缭绕渊明径。
不入膏粱观,唯契山林性。
吾家北窗下,旷土勿畦町。
花草随意生,红绿同一盛。
晨露共明蠲,夕烟相掩映。
既傍竹阴清,又连苔色静。
微薰入衣屦,馀润侵筑磬。
终日坐其间,心清神气定。
诗酒颇相关,世事不足听。
从渠笑吾痴,此意未易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