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禅榻(chán tà)的意思:指修行者在禅室或寺庙里坐禅的床榻,也泛指修行者的座位。
城市(chéng shì)的意思:指城市里的繁忙和喧嚣。
当生(dāng shē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某个人的存在、出现。
回青(huí qīng)的意思:恢复青春,恢复活力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旧林(jiù lín)的意思:指已经年久失修的林木,比喻已经衰落或过时的事物。
客心(kè xīn)的意思:指客人的心思,也指对客人的关心和尊重。
兰若(lán rě)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洁的气质。
青嶂(qīng zhàng)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青山,常用来形容山势险峻。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生处(shēng chù)的意思:指人们生活、工作或活动的地方。
市里(shì lǐ)的意思:指社会底层的百姓或市井小民。也指市井生活、市井风情。
乌啼(wū tí)的意思:形容极度悲伤或凄凉。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夏日游灵瑞寺(其二)》描绘了夏日游历一座名叫灵瑞寺的山中寺庙的场景。首句“兰若当生处”,“兰若”原指僧舍,这里借指寺庙,表达了诗人身处自然环境中的宁静与超然。“经过忆旧林”,诗人走过这片树林,勾起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接下来,“树回青嶂合,门掩白云深”,通过描绘树木环绕、山峰重叠、白云缭绕的景象,展现出寺庙的幽静和深远,仿佛与世隔绝,让人心生向往。“野乌啼禅榻,清池净客心”,进一步渲染了禅意氛围,乌鸦的啼声增添了寂静中的生动,而清澈的池水则洗涤着来访者的尘俗之心。
最后两句“终悲城市里,人事日相侵”,诗人以对比手法表达感慨,惋惜城市生活的纷扰与世俗事务不断侵扰,与眼前寺庙的宁静形成鲜明对照,流露出对简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喧嚣的厌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游寺的所见所感,寓含了诗人对人世浮沉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二十六首·其二十六
燕居而坐,是力田、孝弟明经才子。
九命文章,憎蚤达、廿载三冬文史。
因韵敲盘,万言倚马,捷敏谁能似。
登楼入幕,书生聊复如此。
但须红袖添香,绿衣司砚,何物夸金紫。
闻道更番,吟锦瑟、赢得佳人画里。
媚矣三姝,艳哉三妇,粲者皆子美。
唐书再撰,大臣将荐君起。
念奴娇二十六首·其十四
水精之域,现如来、一丈青莲花界。
嫩角簪裾,河朔饮、水枕风船俱在。
公子风标,丽人颜色,恰与仙郎对。
十分消受,世间残暑无奈。
转忆仆射陂前,绿杨千缕,浅瀫如罗带。
展放天机,云锦段、拥出红妆翠盖。
廿载飘蓬,更番触热,闭置车箱隘。
清凉如许,船唇著我差快。
一枝春
暖人春幡,乍东风、蕙转冰成酥雨。
湘梅过了,又是霏香雾。
琳宫磬度,正金箓、玉晨宵御。
应艳道、瑶草琪花,近覆醮坛鹓鹭。如闻秀郊人语。
笑声来胜似,灯明箫鼓。鳞鳞翠瓦,渐造玉檐琼宇。
凉蟾借取,讶窗近、夜珠来处。
还自检、银烛风帘,细商词句。
翠楼吟二首·其二
炎景停空,翠波湔暑,明湖一曲圆抱。
环堤都是树,带夹岸、朱门多少。藕花开了。
占三面朱栏,与花回绕,青帘袅。
绮筵尊底,万红齐笑。
更爱墙外东邻,隐高楼天半,文窗窈窕。
绿杨摇曳处,恰掩映、钗横了鸟。靓妆双照。
尽罗扇兜香,递风都好。花光杪。
茜纱衫子,夕阳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