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二》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人言性本静,不必林与山。

世虽有此理,知谁非妄言

自我归计于今十馀年。

低回轩冕中,此语愧虚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低回(dī huí)的意思:形容声音低沉而悲伤。

归计(guī jì)的意思:指归结分析、总结归纳。

回轩(huí xuān)的意思:指回到自己的轩舍,表示归家或回到自己的安乐之处。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妄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说话不经思考,胡乱说话,不负责任的言论。

虚传(xū chuán)的意思:指无根据、无事实依据的传闻或传说。

轩冕(xuān miǎn)的意思:指君主即位后,戴上皇冠,穿上龙袍,举行隆重的加冕典礼,成为国家的统治者。也比喻最高权力的象征。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自我(zì wǒ)的意思: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意识。

注释
人言:人们的普遍看法。
性:本性。
静:宁静。
不必:不需要。
林与山:山林生活。
世:世间。
虽:虽然。
妄言:空谈,无根据的话。
自我:自己。
作:决定。
归计:归隐计划。
于今:至今。
十馀年:十多年。
低回:犹豫不决,徘徊。
轩冕:官位和权势。
此语:这句话。
愧:感到惭愧。
虚传:空洞地流传。
翻译
人们常说人的本性本来宁静,无需追求山林的隐逸。
世间虽然有这样的道理,但谁知道哪些不是空谈呢。
自从我决定归隐,已经过去十多年了。
在官场的纷扰中徘徊,这句话如今显得愧对流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二)》中的片段。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人性本质静谧的理解,他认为人的本性确实倾向于平静,无需完全依赖于远离尘世的山林生活来体现。然而,他质疑世间是否真的有人能完全遵循这种理论,暗示现实中有许多人可能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并没有真正实践。

诗人提到自己已经十多年前就萌生了归隐的想法,但在实际的仕途生活中,他发现自己并未能完全脱离世俗的纷扰,对于"人言性本静"的说法感到惭愧,认为这句流传的话在现实中并未得到充分实现。通过这首诗,苏辙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未能完全遵从内心宁静的自省。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其十七

千尺石屏雄,屏边列数峰。

巍然不可犯,真是镇疆封。

(0)

感花·其八

一雨绵绵不暂停,天公于此底无情。

不应直待花飘尽,始放阳和作好晴。

(0)

钱丈处和和所寄韩子云约赏梅绝句复用前韵谢之三首·其二

曲生为我惠然来,陡觉春浮潋滟杯。

饮罢冥搜无好语,但将风味属江梅。

(0)

余壬戌春校试进士同事者五十五人至戊子岁因阅小录所存者止四人感而有作二首·其二

只存我与二三公,可叹人生瞬息中。

纵使老来身未死,知能几度见春风。

(0)

和章质夫成都运司园亭诗.茅庵

结茅为圜屋,环堵不开牖。

斋居如雁堂,广长才六肘。

深藏子猷竹,不植陶潜柳。

勿起灭定心,宴坐空诸有。

(0)

竹炉次韵

薰炉好妙非吾欲,古铜惟怜鼎三足。

手中一瓣非碌碌,传语此君惊世俗。

快烧笃耨置一床,枕上齁齁气味长。

似是马曹真未会,不唤此君闻妙香。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