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名为《省躬诗(其一○三)》,由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在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探讨了内心世界的光明与阴暗,以及外界鬼神形象的森严与敬畏。
“不识严僮仆,能无畏影衾。”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内心的自我审视与反省。不识严僮仆,意味着诗人并未被外在的权威或规则所束缚,能够保持独立思考和自由意志。而“能无畏影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恐惧的直面与超越,即使在黑暗中也能保持清醒,不被自己的影子或幻象所困扰。
接下来,“心开双目朗,匝地鬼神森。”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心开,即心灵的开启,象征着智慧与光明的觉醒;双目朗,则是视觉的清晰,寓意着洞察力的增强。这两句诗强调了通过内心的觉醒与开放,可以洞悉世界的真实面貌,如同在光明中看清一切。同时,诗人也巧妙地将鬼神形象置于大地之上,形成一种既神秘又森严的氛围,暗示着即便是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力量与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深刻理解与反思,以及在面对未知与挑战时的勇气与智慧。它不仅是一次个人心灵的探索之旅,也是对人类普遍存在的恐惧、疑惑与希望的深刻揭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赋得雪浪石
山骨居然巧,分明雪作涛。
润含波縠细,白涌浪花高。
翟峡如奔逸,胥江或怒号。
一拳翔振鹭,百叠负神鳌。
洞壑还吾辈,峥嵘定尔曹。
月中光熌熌,风际韵骚骚。
贮水瓷盆古,栽蒲土钵牢。
是曾经煮鍊,应为肃冠袍。
不必需攻玉,相亲巳自豪。
苦寒行
野色苍苍向冬末,朔风如箭肌如割。
纥干冻雀何处飞,贫子凛栗无毛褐。
层冰嵯峨川不流,长河屡日停行舟。
芦苇萧然蔽白屋,谁其居者心怀愁。
曲突无烟饥欲死,昼伏藜床冷难起。
但闻男啼并女号,南邻北舍皆相似。
向晚纷纷云复飏,嘹嘹呖呖群雁翔。
白草未归沧海上,黄云谁猎阴山傍。
古来烈士多耿介,饥寒不若刀死快。
目今天子正思才,?中留得吴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