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按堵(àn dǔ)的意思:指按照规定的次序、顺序进行,不得越规定而行。
二毛(èr máo)的意思:指价值低廉、不值钱的东西或人。
画旗(huà qí)的意思:指虚构事物,没有实际存在的东西。
开山(kāi shān)的意思:指开辟山势,也泛指开辟或创建事业。
老我(lǎo wǒ)的意思:自私、自利,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楼船(lóu chuán)的意思:楼船是指高大华丽的船只,也可指高楼大厦。
民俗(mín sú)的意思:指民间传统的习俗和风尚。
年华(nián huá)的意思:
[释义]
(名)时光,年岁。
[构成]
偏正式:年(华
[例句]
年华似流水。(作主语)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山邑(shān yì)的意思:山邑是指山区的城市或城镇,也用来形容偏远、贫困的地方。
上路(shàng lù)的意思:开始旅程或行动
提兵(tí bīng)的意思:调集军队,准备作战。
田租(tián zū)的意思:指农民缴纳给地主或国家的土地租金。
倭迟(wō chí)的意思:指迟延、拖延。
无赖(wú lài)的意思:指言行不守礼法,不讲道义,不守诺言的人。
西上(xī shàng)的意思:往西方去,指向西方行进或上升。
肇开(zhào kāi)的意思:开创,首创
阻饥(zǔ jī)的意思:指解决温饱问题,防止饥饿。
- 鉴赏
这首明代潘希曾的《次韵荅陈院长纪行见寄》描绘了一幅边塞行旅图景。首句“楼船西上路倭迟”,以楼船出航的场景暗示行程的遥远与艰难,倭迟二字可能暗指对倭寇的警惕或边疆的不安定。次句“两岸江风飐画旗”进一步渲染了江风拂动旗帜的画面,展现了舟行江上的动态感。
第三句“民俗正劳千里问”,表达了诗人对沿途民众生活的关心,千里问字体现了旅途中的艰辛和民间的问候。第四句“年华休叹二毛知”,通过“二毛”(斑白的头发)自况,感慨岁月流逝,但诗人并未沉溺于哀叹。
第五句“肇开山邑绥无赖”,意为在开拓边疆的过程中,要安抚那些行为不轨的人,展现出治理者的责任感。第六句“半减田租慰阻饥”,则表达了通过减轻赋税来缓解饥荒的仁政措施,体现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最后一句“老我提兵思按堵,喜沾馀润和新辞”,诗人以自己年迈仍带兵维护边疆稳定为荣,同时欣喜于这些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表达了对新政策的赞美和支持。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边塞风情,又寓含着对民生的关注和对治国方略的肯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刘道亨编修双鹰图
大鹰昂头小鹰俯,杀气森森动林莽。
朔云捲地尘不飞,万里乾坤同一睹。
野风萧萧日将暮,罢猎归来势犹怒。
独向林间振羽毛,空山落叶谁能数。
平原纷纷走狐兔,燕雀之辈安敢侮。
纵使长饥不附人,须知特立难为伍。
海东青去已多时,塞北赤毛生更稀。
郅都城在馀荒草,刘表台高空落晖。
画师好手亦无敌,酒酣健笔疾若飞。
霜毫素练出髣髴,金眸玉爪生光辉。
翰林主人负奇骨,虽有搏击无由施。
会看竦翮入霄汉,不与凡鸟争雄雌。
主一斋为徐都宪公肃赋
世途日纷错,应变良独劳。
有政如茧丝,有法如牛毛。
矧惟跬步间,出入亦异遭。
向非定静功,多言竟呶呶。
君子慎存省,一敬中自操。
物情讵我夺,帝鉴焉能逃。
执虚手恒盈,踏险脚益牢。
静观纪昌射,动鼓庖丁刀。
言小足喻大,行卑乃登高。
圣途可方轨,有毂谁当膏。
送杨应宁三首·其三
君本滇阳人,还生岭南地。
巴陵非故乡,京口亦何意。
莫问东西踪,浮生本如寄。
松楸翳成阴,桑梓郁交翠。
所至各萦怀,功名勿留滞。
吾生半南北,归与子同计。
旧业空衡湘,侨居托幽蓟。
向来金陵路,展转劳梦寐。
造物不我仇,卜邻愿当遂。
此意君独知,吾言谅非戏。
题邵翁棋墅卷
奕棋虽细事,可以观小德。
非无胜负争,亦足高曲直。
胡为纷纷者,箪豆不掩色。
雄夸每绝叫,巧伺或深匿。
不然出忿语,与此同一格。
寄言同浴人,慎勿讥裸裼。
贤哉东陵老,爱此时自适。
指麾儿子辈,已足支大敌。
旁观但坐啸,信手聊戏剧。
安得从之游,清谈澹终夕。
能令夸者默,亦使忿者释。
我语君不闻,神交向空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