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夜怪诗·其二》全文
- 注释
- 拥褐藏名:穿着简朴隐藏自己的名声。
无定踪:没有固定的行踪,四处游历。
流沙:指沙漠中流动性强的沙地。
千里:形容路途遥远。
度衰容:形容旅途劳顿,面容显得衰老。
传得:得到传授,继承。
南宗:这里特指佛教中的南宗禅,强调心性直觉的修行方法。
心地后:心地,指内心的修养或佛法的领悟达到一定境界之后。
此身:指自己这一生。
应便老:应该就会在...变老。
双峰:具体的地名,可能指代一个风景优美的修行之地,也可能象征着精神归宿。
- 翻译
- 隐居避世不显露行踪,穿越茫茫流沙面容显憔悴。
传承了南宗心法精髓后,这一生或许就将终老于双峰山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姓埋名的生活状态。"拥褐藏名无定踪"表达了诗人隐藏自己真实身份,不为世人所知的愿望,给人一种神秘感。"流沙千里度衰容"则是说时间在流逝,岁月在变迁,个人外貌也随之衰老,但这种描写却带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
接下来的"传得南宗心地后,此身应便老双峰"中,“南宗”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一派,或是对某一思想流派的隐喻。这里诗人表达了在领悟到某种深邃的道理或精神世界之后,自己的身体似乎就该安详地归于自然之中,即便是衰老,也如同山峰一般静默而坚固。
整首诗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超脱红尘、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物质世界的超然。诗中的意境淡远,语言简洁,蕴含着深厚的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岩均庆寺诗四首·其二
昔值蒙古世,曾有化人师。
说法动帝听,天龙护南归。
乃从万石腹,手辟招提基。
一狮作佛吼,万象咸佛皈。
竞传古佛身,应化来南维。
弹指五百年,时代纷传疑。
问佛佛不言,问僧僧岂知。
上有延祐钟,下有至治碑。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