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止响,不知声是响根。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捉(bǎ zhuō)的意思:抓住,捉拿。
不实(bù shí)的意思:不真实,不实际,不切实际
传心(chuán xīn)的意思:通过默契或非言语的方式传递思想、情感或信息。
法本(fǎ běn)的意思:指法律、法规的根本、基础。
非法(fēi fǎ)的意思:违反法律的行为
何劳(hé láo)的意思:表示不必费力、无需劳累,也可用于委婉地表示不必为他人操心或劳心。
空花(kōng huā)的意思:虚假的美好外表
了法(le fǎ)的意思:了法指的是彻底掌握某种技能或知识,达到了解法则的境地。
弄影(nòng yǐng)的意思:指人在心理上或行为上玩弄别人,使其受到影响或困扰。
梦幻(mèng huàn)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实,如同梦境一般。
逃形(táo xíng)的意思:逃避现实,摆脱困境
问法(wèn fǎ)的意思:询问的方式或方法。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心法(xīn fǎ)的意思:心法指的是人们在修行或者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心得、方法和技巧。
心传(xīn chuán)的意思:心灵相通,心意相传
扬声(yáng shēng)的意思:高声宣扬,公开宣布。
影本(yǐng běn)的意思:指与原件内容相同的副本或复制品。
知心(zhī xīn)的意思:
◎ 知心 zhīxīn
[intimate] 彼此非常了解而关系密切
知心朋友追求(zhuī qiú)的意思:努力追寻、追逐某种目标或理想
以心传心(yǐ xīn chuán xīn)的意思:用心与人交流、沟通,心灵相通。
- 鉴赏
这首宋朝释真悟的《偈》,以禅宗的思维,通过比喻和反问,探讨了声音、影像、法与心的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诗中运用了“扬声止响”、“弄影逃形”等形象描绘,将抽象的哲学概念具象化,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
“扬声止响,不知声是响根”,通过“扬声”与“止响”的对比,提出声音与响声的关系,暗示声音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由响声所引发,从而引出对事物本质的探索。
“弄影逃形,不知形为影本”,进一步将这一思想扩展到影像与实体之间,指出影像并非实体的直接反映,而是实体在光线作用下的显现,强调了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异。
“以法问法,不知法本非法”,通过“法”这一概念的自问自答,揭示了法(规则、道理)与非法(非规则、非道理)之间的辩证关系,引导读者思考法的本质及其应用。
“以心传心,不知心本无心”,探讨了心与心之间的传递,指出真正的传递并非基于物质的心脏,而是基于精神层面的理解与共鸣,强调了心灵交流的重要性。
“心本无心,知心如幻”,最后回归到心的本质,指出心并非实体的存在,而是一种虚幻的感知,提醒人们认识到心的虚幻性,从而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反问,引导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事物的本质,体现了禅宗追求的“见性成佛”的精神,即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和领悟,最终达到心灵的觉醒与解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天生桥
两崖临绝涧,微径垂一缕。
中间横巨石,足可容百堵。
凿空非人力,枝撑自太古。
奔泉喷雪下,轰若雷霆怒。
长天惨白日,六月失炎暑。
平生轻波涛,三峡未足数。中流挥羽扇,啸咏狎飞?。
迨兹翻凛然,顿觉毛发竖。
勇怯亦何常,择地自可贾。
因思昆阳捷,千载称光武。
却笑李将军,徒夸射猛虎。
洱海
罢父之山洱水源,首尾峡束中渊浑。
刬地横开大理国,挟风酿雪天阴昏。
波光渺渺破古镜,寒涛日齧苍山根。
特留隙地辟城郭,一览已尽百里宽。
四洲三岛在何所,稍见数点青鸦翻。
长路漫漫绕海角,孤烟一抹销人魂。
朝看帆来暮帆去,风如潮信无移痕。
五湖欲往计未果,思与水仙相对论。
闲居写怀
屈伸固有命,秋毫非人功。
三世不徙官,执戟老扬雄。
荀爽起布衣,百日至三公。
猿臂终数奇,李蔡本下中。
方壮既悼颜,皓首仍悲冯。
世有巧而踬,亦或拙而通。
忧喜塞翁马,得失楚人弓。
时命苟不谐,不如安固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