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由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沈约所作,收录在《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中。这首诗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描绘和追求,以及通过这些美好事物来表达个人德行修养的意境。
“道我六穗罗八珍”这句中的“六穗罗”、“八珍”都是指古代珍贵的食材,象征着丰富和奢侈。诗人通过这些高级别的物品来展示其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洪鼎自爨匪劳薪”则描绘了一种不费吹灰之力的境界。“洪鼎”指大锅,“自爨”意味着自动燃烧,而“匪劳薪”表示不需用到柴火,形象地表达了物资丰富、生活舒适的状态。
“荆包海物必来陈”这句中,“荆包海物”指的是来自海洋的珍奇之物,这些珍品会被人们所收集和展示。“必来陈”则表明这些宝物都会汇聚到诗人这里,彰显了诗人生活中的富足与尊贵。
“滑甘滫?味和神”一句中,“滑甘滫?”形容食物的美味,而“味和神”则暗示这种美味能够达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最后,“以斯至德被无垠”一句,用“斯”指代前面的所有美好事物,而“至德”则是指最高的道德修养。“被无垠”意味着这种美好的德行能够广泛传播,没有边际。这也表明诗人不仅追求物质生活的完善,而且更注重精神层面和品德上的提升。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奢侈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质量的高标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精神上追求崇高道德修养的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行迈一首
秋山凄无风,木叶寒自萎。
羁客不得归,行迈日靡靡。
瘦马嘶暮涂,忍饥渡寒水。
落日晚更明,栖鸟惊复起。
人生各有求,谁能异生死。
行行重行行,辛苦那得尔。
乱石摧前辀,旋车亦当止。
饥寒苦见驱,临风一长喟。
三月二十二日游昭山前一日讷禅师死
今日天色佳,晴光与山秀。
道人邀我出,共访山中旧。
马首转岩阿,佛屋露螭兽。
残花趣春事,白水决崖溜。
山行乱人影,香火各奔辏。
禅师秋月空,遗像孤鹤瘦。
平生三昩句,高压岛与昼。
风吹水成纹,妙语本天就。
莫言鸠摩罗,临死出神咒。
次韵伯尹晚游松林寺
詹侯学古淡,胸次无炎冷。
高情屏嗜好,邃宇极深静。
清心乐幽禅,世外得佳境。
静悟已闻法,踊跃更深省。
应复嗤卫侯,耄期犹自警。
能事两禅师,句法颇清颖。
无谁可悟言,举世我独醒。
故来追若人,两耳静蛙黾。
我生尘埃中,况迫桑榆景。
安得薝卜林,婆娑共清影。
君今富春秋,器业窥魏丙。
兹游慎无厌,流光不俄顷。
恐未免簪缨,问道勤造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