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宰南方,奠斝阻亲捧。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谢 师 直 南 阳 上 坟 宋 /梅 尧 臣 跃 马 清 明 前 ,行 将 拜 孤 垅 。松 吹 送 悲 声 ,缘 缨 泪 如 涌 。三 岁 宰 南 方 ,奠 斝 阻 亲 捧 。山 下 独 徘 徊 ,雨 来 云 蓊 蓊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声(bēi shēng)的意思:指悲伤的声音,形容悲痛哀怨的声音。
吹送(chuī sòng)的意思:指吹拂送送,轻轻地吹送。
明前(míng qián)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前的时期或状态。
南方(nán fāng)的意思:指地理上的南方地区。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松吹(sōng chuī)的意思:指能力不足,没有实际作用或没有价值。
蓊蓊(wěng wěng)的意思:形容草木繁茂、郁郁葱葱的样子。
行将(xíng jiāng)的意思:即将发生或接近发生的事情。
跃马(yuè mǎ)的意思:跃马指骑马跳跃,比喻迅速行动或突破困难。
- 翻译
- 在清明节前跃马前行,即将拜祭孤独的坟墓。
松风吹过,带来哀伤的声音,泪水沿着帽带如泉水般涌出。
他曾掌管南方三年,如今祭酒之礼无法亲手奉上。
独自在山下徘徊,雨落下来,云雾缭绕。
- 注释
- 跃马:骑马。
清明:中国的传统节日,扫墓祭祖。
孤垄:孤独的坟墓。
松吹:松树间的风声,象征哀悼。
缘缨:系在帽子上的带子,这里指泪水滑落。
涌:像泉水般流出。
宰:治理,管理。
奠斝:古代祭祀时用的酒杯。
亲捧:亲自捧持。
山下:地点描述。
徘徊:来回走动,表示思绪不宁。
蓊蓊:形容云雾浓厚。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谢师直南阳上坟》,描绘了清明时节送别友人谢师直前往南方祭扫先人的场景。首句“跃马清明前”写出了时令与活动,清明节临近,友人骑马赶路,气氛庄重。接着,“行将拜孤垄”暗示了墓地的荒凉,以及即将举行的哀悼仪式。
“松吹送悲声”运用了象征手法,松风吹过,仿佛带来了哀思和悲泣之声,增添了哀愁的氛围。“缘缨泪如涌”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泪水沿着帽带流淌,形象地展现了离别的伤感。
“三岁宰南方”可能指的是友人在外地任职多年,这次回来是为了尽孝,但遗憾的是不能亲自为亲人献上祭品。“奠斝阻亲捧”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法亲身参与的遗憾,斝(古代酒器)不能由自己亲手举起。
最后两句“山下独徘徊,雨来云蓊蓊”,诗人想象友人在山下独自徘徊,天空阴沉,乌云密布,雨水将至,这既是自然环境的描绘,也寓含了诗人对友人孤独心情的深深同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展现了清明祭扫的哀思与离别的苦涩,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以数诗示儿侄辈邀希周同赋时阿同在新城他日当寄之·其七
渊明真学者,馀事聊为诗。
我读命子篇,怆彼已焉辞。
后来杜陵翁,自笑身长儿。
我昔过庭日,教诲真严师。
哀哀蓼莪泪,洒洒坟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