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十七首·其十九》
《颂古十七首·其十九》全文
宋 / 释鼎需   形式: 偈颂

幽谷白云白雀,拟心栖处隔山迷。

直饶不住栖心处,犹落怡山第二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白雀(bái què)的意思:指品质纯净、高尚无瑕的人或事物。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第二(dì èr)的意思:指在某个排名或顺序中,位列第二。

隔山(gé shān)的意思:指两地相隔很远,像隔山一样遥远。

栖心(qī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动物找到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心灵得到安定和满足。

栖处(qī chǔ)的意思:指动物或人的栖息之所,也可引申为生活或停留的地方。

山第(shān dì)的意思:指排在第一位的人或事物,比喻在某个领域或方面的最高、最重要的存在。

幽谷(yōu gǔ)的意思:幽谷指的是深山中幽静的山谷,也用来形容偏僻、隐蔽的地方。

直饶(zhí ráo)的意思:形容言辞直率,毫不拐弯抹角。

鉴赏

这首宋朝禅宗诗《颂古十七首(其十九)》由释鼎需所作,描绘了一幅深邃而宁静的自然景象。"幽谷白云藏白雀",寥寥几字便勾勒出山谷中清幽的环境,白雀隐于白云之间,显得神秘而自在。"拟心栖处隔山迷",诗人以白雀的心境比喻,暗示了内心深处的追求和探索,仿佛那理想之地被山峦阻隔,让人难以触及。

"直饶不住栖心处",即使无法真正抵达那个理想的栖息之所,诗人仍表达出对这种心境的执着和向往,即使达不到,也要保持内心的追求。"犹落怡山第二机",这里的"怡山"可能象征着某种精神境界或禅意之山,"第二机"则意味着次一级的领悟或理解,诗人虽然未能达到最高峰,但已有所领悟,达到了第二层次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较强,通过自然景象与禅修的关联,表达了诗人对心灵归宿的追寻以及对禅悟层次的提升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释鼎需
朝代:宋

释鼎需(一○九二~一一五三),号懒庵,俗姓林,长乐(今属福建)人。年二十五读《遗教经》得悟,依保寿乐禅师为比丘。踰十年归里,结庵于羌峰绝顶,三年不下山。后由佛心才禅师挽其出。高宗绍兴初谒宗杲于洋屿,旋随宗杲移小溪,与之分座,由此得声。泉州守请开法延福,后退处洋屿八年,晚居东西禅。二十三年卒,年六十二。为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大慧普觉宗杲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八、《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鼎需诗,据《续古尊宿语要》所收《懒庵需禅师语》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三昧诸颂·其十一

独脚老虎,暗时暗杀人。

不识是眼睛,与君无著力,溪云罩古城。

(0)

偈颂五首·其四答彭资深

体得寰中物,忘机自葆光。

老庄言不及,佛祖句难藏。

槁木非成道,灰心岂离忙。

资深无欠少,本有不须忘。

(0)

偈颂三十首·其九

普庵真实不问钱,只要离尘脱业缠。

一闻千悟方堪委,何须苦苦学神仙。

(0)

證道歌·其六十九

非但我今独达了,万古宗心应不少。

皆从非相入无馀,未离形名终莫晓。

(0)

證道歌·其四

不除妄想不求真,大开宝藏施珠珍。

穷士未谙门外立,黄金窟里作贫人。

(0)

颂古九十八首·其三十一

临事全提少作家,云堂徒自卧烟霞。

赵州一塞无馀欠,万古弥坚应落花。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