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酬 杨 伯 洪 宋 /曹 彦 约 扁 舟 一 峡 七 经 年 ,犹 忆 四 民 困 备 边 。已 病 一 夫 空 有 议 ,误 谋 元 帅 本 非 贤 。公 朝 虑 蜀 天 常 近 ,之 子 忧 时 火 未 然 。遇 合 却 留 经 济 用 ,此 行 应 水 愧 登 仙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备边(bèi biān)的意思:准备好边防,防备敌人的入侵。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不愧(bù kuì)的意思:表示符合预期,不辜负期望或名声。
登仙(dēng xiān)的意思:指人能够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象征着修炼成仙。
公朝(gōng cháo)的意思:公朝是指君主或者皇帝的官方朝会,也可以泛指官员们的集会。
济用(jì yòng)的意思:指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有实际用途的事物或手段。
经年(jīng niá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时间
经济(jīng jì)的意思:指社会物质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等方面的活动和规律。
空有(kōng yǒu)的意思:拥有表面上的名义或权利,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实力或能力。
民困(mín kùn)的意思:指民众生活困苦、贫困潦倒的状况。
谋元(móu yuán)的意思:指人们以谋略巧妙地筹划,达到事物的根本目的。
七经(qī jīng)的意思:七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论语》、《孟子》这七种经典文献。
天常(tiān cháng)的意思:指天经地义、常理所应当的事情。
未然(wèi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没有发生,还没有成为现实。
一夫(yī fū)的意思:指一个人,表示某一事物或情况只需要一个人即可完成。
忧时(yōu shí)的意思:在困难或危险的时候感到忧虑或担心。
遇合(yù hé)的意思:遇到并相遇。
元帅(yuán shuài)的意思:元帅是指军队中最高军衔的将领,也用来比喻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享有崇高地位和权威的人。
之子(zhī zǐ)的意思:指父母的孩子,也可以指某人的儿子。
- 注释
- 扁舟:小船。
下峡:顺流而下,指漂流。
经年:多年。
西民:西部的人民。
困备边:在边境受苦。
空有议:只会空谈。
元帅:军事领袖。
非贤:不贤明。
公朝:朝廷。
虑蜀:担忧蜀地。
天常近:时刻关注。
之子:这个人,指上文提到的某人。
忧时:忧虑时局。
火未然:危机尚未发生。
遇合:相遇并得到重用。
经济用:治国才能。
登仙:像神仙一样高尚的行为。
- 翻译
- 我在小舟中漂流过三峡已经七年,仍然记得西部人民在边境受苦受难。
一个有病的人只会空谈建议,错误地策划了元帅的策略,他本身并不贤明。
朝廷常常担忧蜀地的安危,而此时危机尚未燃起。
你这次的相遇和合作正好能发挥你的治国才能,这次出行应该不会愧对神仙般的高尚行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所作的《酬杨伯洪》。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反思和对友人杨伯洪的赞扬。首句“扁舟下峡七经年”描绘了诗人长时间的舟行经历,暗示了其人生的漂泊与沧桑。接下来的“犹忆西民困备边”表达了诗人对西部边疆人民疾苦的深深挂念。
诗人批评了那些空谈误国的人,“已病一夫空有议”,指出某些人的无能和不负责任。他进一步指出元帅的失策并非由于贤能不足,“误谋元帅本非贤”,揭示了决策层的问题。在“公朝虑蜀天常近,之子忧时火未然”两句中,诗人赞赏杨伯洪时刻关心国家安危,如同忧虑未燃起的战火,显示出他的深思熟虑和责任感。
最后两句“遇合却留经济用,此行应不愧登仙”高度评价了杨伯洪的才能和品格,认为他在合适的时机展现了自己的治国才能,这将使他的行为超越常人,如同仙人一般令人敬佩。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赞扬,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肯定和对时局的忧虑,体现了宋代理性思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