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六》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六》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催。

斩新一朵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朝夕(zhāo xī)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形容事物的发展变化极快。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含风(hán fēng)的意思:含有风的味道或特征。

恰似(qià sì)的意思:恰好像,正如同

霜晨(shuāng chén)的意思:霜晨意为寒冷的早晨,形容天气寒冷、霜冻严重。

一朵(yī duǒ)的意思:指同类中的一朵,表示在众多相似的事物中突出出众的一份。

斩新(zhǎn xīn)的意思:指新颖、独特、与众不同。形容事物创新、革新,或者个人的思维、观念独具一格、与众不同。

自相(zì xiāng)的意思:自我相互之间。

注释
霜晨:清晨的霜冻。
怨未开:抱怨花朵还未开放。
白头:指年老。
朝夕:早晚。
斩新:簇新,崭新的。
含风露:带着风露的新花。
恰似:好像,如同。
西厢待月:出自《西厢记》,比喻期待美好的事物。
翻译
不要在清晨的寒霜中抱怨花朵尚未开放
年老的时光早晚催促着岁月流逝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梅花的诗句,出自北宋文学巨匠苏轼之手。诗中“莫向霜晨怨未开”表达了对尚未盛开的梅花不必有所怨恨,因为它们自有开放的时候。接下来的“白头朝夕自相催”则形象地描绘了时间流逝,岁月匆匆,就如同白发逐渐增多,早晚自我提醒着季节的更迭。

第三句“斩新一朵含风露”中,“斩新”二字用得十分精妙,既指摘取新开的梅花,也暗示了时间割断了一天之始的沉睡。而“一朵含风露”则是对梅花形态的生动描绘,它不仅承载着夜间的凉气,也沾湿了清晨的露珠。

最后,“恰似西厢待月来”用了《诗经》中的意象,西厢即指古代宫室的一种建筑形式,这里借指梅花盛开之时,如同古人在西厢等待明月升起一样。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生长周期的细腻描写,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艺术表达。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戏作贾梁道诗,并引

嵇绍似康为有子,郗超叛鉴是无孙。

如今更恨贾梁道,不杀公闾杀子元。

(0)

予昔作《壶中九华》诗,其后八年,复过湖口,则石已为好事者取去,乃和前韵以自解云

江边阵马走千峰,问讯方知冀北空。

尤物已随清梦断,真形犹在画图中。

归来晚岁同元亮,却扫何人伴敬通。

赖有铜盆修石供,仇池玉色自璁珑。

(0)

闻林夫当自徙灵隐寺寓居,戏作灵隐前一首

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

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

无情有意两莫测,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

我在钱塘六百日,山中暂来不暖席。

今君欲作灵隐居,葛衣草屦随僧蔬。

能与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书中书。

(0)

赠孙莘老七绝·其四

夜桥灯火照溪明,欲放扁舟取次行。

暂借官奴遣吹笛,明朝新月到三更。

(0)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其十六石榴

风流意不尽,独自送残芳。

色作裙腰染,名随酒盏狂。

(0)

榕树

直不为楹圜不轮,斧斤亦复赦渠薪。

数株连碧真成菌,一胫空肥总是筋。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