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刘尊师弹琴》
《听刘尊师弹琴》全文
唐 / 曹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曾于清海独闻蝉,又向空庭夜听泉。

不似斋堂静处秋声长在七条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īngliúzūnshītánqín
táng / cáo

céngqīnghǎiwénchányòuxiàngkōngtíngtīngquán

zhāitángrénjìngchùqiūshēngchángzàitiáoxi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独闻(dú wén)的意思:只有自己听到,别人没有听到。

静处(jìng chǔ)的意思:指安静的地方,没有噪音和干扰的地方。

空庭(kōng tíng)的意思:空无一人的庭院,形容寂静无人的场所。

七条(qī tiáo)的意思:七条指的是七个基本原则或规定。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斋堂(zhāi táng)的意思:指在斋戒的地方或斋戒的时间。

七条弦(qī tiáo xián)的意思:形容琴声悠扬动人。

注释
曾:曾经。
于:在。
清海:清澈的海。
独:独自。
闻:听见。
蝉:蝉鸣。
又:再。
向:对着。
空庭:空旷的庭院。
夜:夜晚。
听:倾听。
泉:泉水。
不似:不像。
斋堂:静室或书房。
人静处:人们安静的地方。
秋声:秋天的声音。
长:长久地。
七条弦:泛指琴弦,古时有七根弦的乐器。
翻译
我曾在寂静的海边独自听到蝉鸣
夜晚又在空旷的庭院倾听泉水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诗人独自聆听蝉鸣和泉水的声音。"曾于清海独闻蝉"表达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感受,而"又向空庭夜听泉"则强调了对自然声音细腻的捕捉。在这平淡中,诗人却感到一种超越常人的静谧。"不似斋堂人静处"一句,通过与别处不同之处突显出诗人所在环境的特别。

最后一句"秋声长在七条弦"则是对听觉体验的进一步升华。在这里,"秋声"指的是自然界中秋天特有的声音,如蝉鸣、泉水声等,而"七条弦"则是古琴的象征。诗人通过将听到的自然声音与琴音相结合,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达到精神层面的境界。这也隐含了对音乐艺术之美的赞赏和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表现力,语言清新雅致。在内容上,则展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美、艺术美的深刻感悟,以及追求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曹邺

曹邺
朝代:唐   字:业之   籍贯: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   生辰:约816~875

曹邺(816~?),字邺之,桂州(桂林)阳朔人,与晚唐著名诗人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曹邺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对西山摇落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
恨秋雁年年,长空澹澹,事往情留。
白头。
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
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
岩城笳鼓动高秋。
万灶拥貔貅。
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
风流。
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
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0)

相和歌辞·婕妤怨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
人幽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浥红兰湿,秋凋碧树伤。
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0)

子夜吴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0)

大子夜歌二首·其二

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
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

(0)

咏廿四气诗 处暑七月中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0)

卖花声·怀古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