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花□寒犹噤。放绣帘昼静。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散 馀 霞 宋 /毛 滂 墙 头 花 □寒 犹 噤 。放 绣 帘 昼 静 。帘 外 时 有 蜂 儿 ,趁 杨 花 不 定 。阑 干 又 还 独 凭 。念 翠 低 眉 晕 。春 梦 枉 恼 人 肠 ,更 厌 厌 酒 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定(bù dìng)的意思:不确定的,没有固定的状态或结果。
春梦(chūn mèng)的意思:形容美好而短暂的梦想或幻想
低眉(dī méi)的意思:低下头,表示屈服、谦逊或畏惧。
蜂儿(fēng ér)的意思:形容人群或事物密集、众多。
酒病(jiǔ bìng)的意思:指因饮酒过量而导致的疾病或不良后果。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帘外(lián wài)的意思:指事物的外部或边缘。
恼人(nǎo rén)的意思:令人烦恼或不快的事物或行为。
墙头(qiáng tóu)的意思:指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态度或立场。
厌厌(yān yān)的意思:心生厌恶,不再喜欢
杨花(yá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定,容易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的春日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愁思与孤独感。
"墙头花□寒犹噤" 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氛围。这里的“花”未具体指明,但从下文蜂儿趁杨花可知,应是某种春花,它们在墙头静静绽放,却又带着一丝寒意和无言的哀愁。
"放绣帘昼静" 展示了室内的宁静与安逸。诗人拉开了精致的帘幕,享受着午后清凉的寂静时光。
"帘外时有蜂儿,趁杨花不定" 描述了一幅生动的春景画面。蜂儿在帘外穿梭于杨花之间,不停地采集花蜜,却又显得有些忙碌而无常。这既是对自然界活力的一种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稳定与不安。
"阑干又还独凭" 诗人再次回到室外,站在栏杆旁,孤独地倚靠着。这里的“阑干”通常指的是长廊或高台的栏杆,这里则是诗人的一个独特立足之处。
"念翠低眉晕" 诗人思绪万千,心中所怀抱的“翠”,可能是一种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或许是某个深藏于心底的情感。低垂的眉目间透露出一丝哀愁。
"春梦枉恼人肠,更厌厷酒病"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春日美好而易逝去的无奈,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绪纠葛与痛楚。这里的“更厌厥”暗示着酒精带来的病痛,这里的“病”,不仅是身體上的,更可能是心灵上的苦恼。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是一篇抒发个人情怀的小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生日梦先忠悯研泪述成
我祖绍高辛,火正世厥爵。
王父大京兆,所居多赫赫。
皇考膺孝廉,聿脩信无怍。
柔兆诞长昆,降予大荒落。
时在玄月五,蠢蠢得所托。
七龄从师游,十龄竟小学。
十六列诸生,趋庭瘅以恪。
十七当国难,我父懠不乐。
健儿数万师,西出尝锋锷。
血化苌弘碧,虹为荆卿白。
嗟予孤小子,偷生不速斫。
顾为爱日存,离乱空飘泊。
胡然梦我父,颜色宛如昨。
训我读文史,归我旧时宅。
忘然在长别,欣欣多笑谑。
觉来见我母,振衣强欢噱。
命我开屠苏,有酒不成酌。
感讽篇
予少颇晰美,苦为女郎齿。
十五出从师,邂逅西邻女。
相感上秦楼,当筵蒙锦被。
春色腻如云,白縠笼烟紫。
宝钏响锒铛,明珠挂当耳。
空房挺华光,援琴横自起。
怵惕且自陈,黄泉永相矢。
岂曰匪思存,中怀良独尔。
宋玉虽好色,言宁孤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