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狂题十八首·其十三》
《狂题十八首·其十三》全文
唐 / 司空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芭蕉丛畔碧婵娟,免更悠悠蜀川

应到去时不尽,不劳分寄校书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芭蕉(bā jiā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环境艰苦,但品德高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婵娟(chán juān)的意思:形容月亮圆满明亮。

去时(qù shí)的意思:离开的时候

蜀川(shǔ chuān)的意思:指蜀地的山川地貌,也用来比喻美丽的山川景色。

校书(xiào shū)的意思:指校正书籍中的错误或补正缺漏。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校书笺(xiào shū jiān)的意思:指纠正、润饰文章或书籍的手稿。

翻译
芭蕉丛边的月色明亮如玉,不再需要那长久的忧郁打扰四川。
就算离开时题写的诗也说不完情感,不必麻烦你分寄给我校书的信笺。
注释
芭蕉丛畔:芭蕉生长的地方,常用来象征宁静或诗意的环境。
碧婵娟:形容月亮皎洁明亮,如同碧玉般的美丽。
悠悠扰蜀川:指长时间的烦恼或困扰,蜀川代指四川,表达对那个地方的影响。
应到去时:应当是在离开的时候。
题不尽:写不完,这里指表达不尽的情感。
不劳分寄校书笺:不需要麻烦你分次寄给我校书的信笺,校书笺指校对书籍时使用的书信,这里指书信。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句,通过对芭蕉丛生的生动描述,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情怀。"芭蕉丛畔碧婵娟"一句中,"碧婵娟"形容芭蕉叶片的色泽和姿态,既有绿色的鲜明,也透露出微妙的柔美之感。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一种投射。

"免更悠悠扰蜀川"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喧嚣,不愿意被世事所扰乱,"免更"强调了这种愿望的迫切和坚决。这里的"蜀川"可能是指蜀地(今四川一带)的河流,但在此也象征着诗人想要避开的是那种繁忙复杂的生活。

接下来的"应到去时题不尽,不劳分寄校书笺"则表现了诗人的狂放与自信。他认为自己的诗才无边,可以随时随地创作出佳作,因此不需要事先准备或保存草稿。"不劳分寄校书笺"也显示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似乎在说,即使是即兴之作,也自有其独到之处,不必过多在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自己自由创作的心境,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空图
朝代:唐   字:表圣   生辰:837~908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猜你喜欢

春晚自近村归

山阴道上柳如丝,策蹇悠悠信所之。

曲水已过修禊集,馀寒不减试灯时。

贫犹自力常谋醉,病不能闲日赋诗。

谁道茅檐苦幽独,一钩新月是相知。

(0)

春日

节节足足雀噪檐,朱朱白白花窥帘。

坐旁设酒随时饮,床上堆书信手拈。

寓世无求犹役役,杜门不病亦厌厌。

春浓日永有佳处,睡味著人如蜜甜。

(0)

雨夜

小雨初凉夜,残灯欲暗时。

病多愁近酒,心弱怯题诗。

旧友殊方少,归耕晚岁宜。

回头语孤影,此意有君知。

(0)

郊行

春郊无处不堪行,满路人家笑语声。

卖剑买牛知盗息,乞浆得酒喜时平。

西村日落川云暝,东岭虹收海气清。

农事方兴戒游惰,为君来往主齐盟。

(0)

贫居

囊空如客路,屋窄似僧寮。

得饭多菰米,烹蔬半药苗。

草生初失径,笋放欲干霄。

不道弓旌误,虞人自畏招。

(0)

枕上

呼儿初夜上门关,怕冷贪眠自笑孱。

月色横分窗一半,秋声正在树中间。

暮年不复樽前乐,浮世无如枕上闲。

鍊句未安姑弃置,明朝追记尚班班。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