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题十八首·其十三》全文
- 翻译
- 芭蕉丛边的月色明亮如玉,不再需要那长久的忧郁打扰四川。
就算离开时题写的诗也说不完情感,不必麻烦你分寄给我校书的信笺。
- 注释
- 芭蕉丛畔:芭蕉生长的地方,常用来象征宁静或诗意的环境。
碧婵娟:形容月亮皎洁明亮,如同碧玉般的美丽。
悠悠扰蜀川:指长时间的烦恼或困扰,蜀川代指四川,表达对那个地方的影响。
应到去时:应当是在离开的时候。
题不尽:写不完,这里指表达不尽的情感。
不劳分寄校书笺:不需要麻烦你分次寄给我校书的信笺,校书笺指校对书籍时使用的书信,这里指书信。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句,通过对芭蕉丛生的生动描述,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情怀。"芭蕉丛畔碧婵娟"一句中,"碧婵娟"形容芭蕉叶片的色泽和姿态,既有绿色的鲜明,也透露出微妙的柔美之感。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一种投射。
"免更悠悠扰蜀川"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喧嚣,不愿意被世事所扰乱,"免更"强调了这种愿望的迫切和坚决。这里的"蜀川"可能是指蜀地(今四川一带)的河流,但在此也象征着诗人想要避开的是那种繁忙复杂的生活。
接下来的"应到去时题不尽,不劳分寄校书笺"则表现了诗人的狂放与自信。他认为自己的诗才无边,可以随时随地创作出佳作,因此不需要事先准备或保存草稿。"不劳分寄校书笺"也显示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似乎在说,即使是即兴之作,也自有其独到之处,不必过多在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自己自由创作的心境,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晚自近村归
山阴道上柳如丝,策蹇悠悠信所之。
曲水已过修禊集,馀寒不减试灯时。
贫犹自力常谋醉,病不能闲日赋诗。
谁道茅檐苦幽独,一钩新月是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