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枝(bǎi zhī)的意思:形容花朵盛开的景象。
抱膝(bào xī)的意思:指坐下来时把膝盖抱住,形容坐得很高兴或者伤心。
成都(chéng dū)的意思:成都是中国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成都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繁荣、富饶,或者形容一个人才华横溢、多才多艺。
丛丛(cóng cóng)的意思:形容密集、纷纷扰扰的样子。
芳蕤(fāng ruí)的意思:形容花草香气浓郁。
分土(fēn tǔ)的意思:分割土地
伏龙(fú lóng)的意思:指隐匿在群众之中的人才,也指隐居在深山中的贤人。
躬耕(gōng gēng)的意思:指自己亲自劳动耕种,也泛指勤劳工作。
离披(lí p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内部已经破败不堪。
龙卧(lóng wò)的意思:指龙蛇伏卧,形容力量或才能隐藏起来,不暴露出来。
青亩(qīng mǔ)的意思:指青春年少时的美好时光。
三分(sān fēn)的意思:指将事物或情况分为三个部分,表示平分或分配。
丞相(chéng xià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丞相是宰相的别称,为君主辅佐国政的高级官员。也用来比喻辅佐君主的得力助手或重要顾问。
卧处(wò chǔ)的意思:卧处是指休息或居住的地方。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相行(xiāng xíng)的意思:相互配合或相互呼应,共同前进或行动。
行师(xíng shī)的意思:指能够行走于各地,传授知识或技能的人。
炎汉(yán hàn)的意思:指热烈炽热的汉族人。
紫英(zǐ yī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有着非凡的才华和能力。
- 鉴赏
此诗《戏咏诸葛菜》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以诙谐之笔描绘了诸葛菜这一植物,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人物诸葛亮的典故,展现出诗人独特的文学视角与幽默感。
首句“丞相行师下蜀陲”开篇即点出诸葛亮南征北战的历史背景,将诸葛菜置于三国时代的宏大历史画卷之中,暗示其与诸葛亮的紧密关联。接着,“尚留蔬植吐芳蕤”一句,以“尚留”二字强调诸葛菜虽非战场上的主角,却依然在蜀地留下了一抹绿意与芬芳,生动地描绘了其生命力的顽强与不凡。
“种来炎汉三分土,花亚成都八百枝”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诸葛菜与诸葛亮之间的联系。通过“炎汉”一词,巧妙地将三国时期与汉朝相联系,暗示诸葛亮作为汉室宗亲的背景。而“八百枝”则夸张地形容了诸葛菜繁茂的景象,既是对植物生长状态的赞美,也暗含了对诸葛亮智慧与功绩的颂扬。
“青亩送香春锁絮,紫英带露锦离披”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诸葛菜在春日里的美丽景象。青色的叶子散发着香气,紫色的花朵在晨露中显得格外鲜艳,仿佛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这里不仅赞美了植物的自然之美,也隐喻了诸葛亮在历史长河中的深远影响。
最后,“伏龙卧处丛丛碧,想见躬耕抱膝时”两句,将诸葛菜与诸葛亮的个人形象相结合,通过“伏龙”这一典故,巧妙地将诸葛亮比作潜藏于大地之下的巨龙,暗示其深藏不露的智慧与才能。同时,“想见躬耕抱膝时”则进一步展现了诸葛亮在田间劳作的形象,表达了对其勤勉与朴实品质的敬仰。
整首诗以诸葛菜为载体,巧妙地融合了历史、自然与人文元素,通过对植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情感。彭孙贻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文笔,成功地创作出这首富有深意的诗作,不仅展现了诸葛菜的自然之美,更传达了对诸葛亮智慧与品德的崇敬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雨
塞山能作云,日暮驰苍狗。
乍失天泬寥,不辨峰前后。
祁祁洒空宇,霏霏沃林薮。
六跸驻离宫,启我文纱牖。
匡床迟寝息,兰席延俄久。
畿辅多望霖,默祷常自咎。
况从京国来,所见率焦亩。
今年幸秋迟,十日犹堪守。
是雨利豆荞,闻诸田间叟。
赈恤泽岂溥,祗恃天恩厚。
遑虑跋涉艰,跋涉时所有。
引领望关南,此际曾沾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