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杖入松林,不认前溪路。
《晚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晚行》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漫步于松林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曳杖入松林,不认前溪路。” 开篇即以“曳杖”这一动作,生动地刻画出诗人独自一人,手扶拐杖,缓缓步入松林的情景。这里的“不认前溪路”,既是对环境的描述,也暗含着诗人对过往路径的遗忘,或许象征着他内心的一种放逐或寻求新开始的心态。
“白云深更深,樵歌在何处。” 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随着松林的深入,云雾缭绕,一片朦胧,仿佛连白云都变得更为深远。而在这幽静的环境中,似乎还能隐约听到远处樵夫的歌声,但具体的位置却难以辨明。这歌声既是自然之声,也是心灵之音,它在诗中起到了一种引人遐想的作用,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微妙表达,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心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