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谁解反三隅,半是骑驴更觅驴。
《读佛书》全文
- 鉴赏
这首诗《读佛书》由宋代诗人周孚所作,以深邃的哲理和自省的意味,探讨了在阅读佛经时的内心困惑与自我反思。
首句“迷途谁解反三隅”,诗人以“迷途”开篇,形象地描绘出在人生或心灵的探索中迷失方向的状态,而“反三隅”则暗示了试图从不同角度寻找出路的努力。这一句既表达了对自我迷失的感慨,也隐含了对寻求正确道路的渴望。
次句“半是骑驴更觅驴”,通过生动的比喻,进一步阐述了在追求真理或理解复杂问题时的艰难与困惑。诗人将自己比作骑在驴背上的人,不仅没有找到答案,反而更加迷茫,甚至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陷入了更深的困惑。这句诗深刻揭示了人类在知识探索中的普遍困境——越是深入,越可能发现更多的未知。
第三句“一滈未逢师子吼”,“滈”在这里意为水潭,整个句子可以理解为在寻找智慧的道路上,尚未遇到能够指引方向的明灯或导师。诗人以“师子吼”象征权威性的智慧或真理之声,表达了在寻求精神指导时的期待与失落。
最后一句“千章虚读野狐书”,诗人感叹于自己在阅读众多书籍(“千章”)后,却未能获得实质性的启发或领悟,仿佛是在阅读野狐的杂乱无章之书。这句诗反映了在知识海洋中盲目追求数量而非质量的无奈与反思,强调了真正的智慧和理解往往难以通过表面的阅读获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阅读佛经过程中的内心体验的描绘,深刻揭示了人类在追求真理和智慧过程中的困惑、挣扎与反思。它鼓励读者不仅要广泛涉猎,更要深入思考,寻找真正能照亮心灵的智慧之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