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黄 源 岭 宋 /陈 宓 此 是 辞 家 第 几 程 ,道 由 剑 岭 出 峥 嵘 。上 穿 密 霭 闻 天 语 ,下 领 浮 云 作 雨 行 。千 仞 直 从 人 面 起 ,一 尘 不 向 马 蹄 生 。虽 惭 仁 智 粗 知 乐 ,憩 听 疏 松 夹 水 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辞家(cí jiā)的意思:辞去家庭职务或离开家庭。
从人(cóng rén)的意思:遵循众人的意见或行动,没有独立思考和主见。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家第(jiā dì)的意思:家室、家庭。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千仞(qiān rèn)的意思:形容高大、峻峭。
仁智(rén zhì)的意思:仁慈和智慧的结合。
人面(rén miàn)的意思:形容人美丽动人,如花一般的容貌。
疏松(shū sōng)的意思:指事物之间间隔较大,没有紧密结合的状态。
天语(tiān yǔ)的意思:指天上的话语,形容言辞高妙、博大精深。
一尘(yī chén)的意思:指非常干净、纯净,没有一点杂质或污垢。也可以形容人的心灵纯净,没有被世俗的诱惑所腐蚀。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 翻译
- 这是离家多少路程了,道路从剑岭出发,地形险峻。
向上穿过浓密的云雾仿佛听到天籁之音,向下引领着浮云如同行走在雨中。
山势陡峭直插云霄,仿佛从人脸般升起,连一粒尘土也不沾染马蹄。
虽然我惭愧自己只是粗略地了解仁者智者的乐趣,但还是喜欢在这里休息,倾听稀疏松树夹杂着流水的声音。
- 注释
- 辞家:离开家乡。
剑岭:地名,可能指某个险峻的山脉。
峥嵘:形容山势险峻、奇特。
密霭:浓密的云雾。
天语:比喻天籁般的自然声音。
浮云:飘忽的云朵。
千仞:极言山高。
仁智:指有仁爱智慧的人。
憩听:休息时聆听。
疏松:稀疏的松树。
水声:流水的声音。
-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陈宓的《过黄源岭》描绘了旅途中翻越险峻山岭的景象。首句“此是辞家第几程”表达了诗人离家远行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而“道由剑岭出峥嵘”则写出山路的险峻和壮丽。接下来的两句“上穿密霭闻天语,下领浮云作雨行”,通过描绘云雾缭绕、仿佛能听到天籁之音以及如云般飘逸的行进,展现了自然的神秘与诗人超然的心境。
“千仞直从人面起,一尘不向马蹄生”运用夸张手法,写山势陡峭,如同从人的脸庞直插云霄,尘土不染马蹄,突显了环境的清幽和行进的艰难。最后两句“虽惭仁智粗知乐,憩听疏松夹水声”,诗人虽然谦称自己只是粗略领略到乐趣,但仍沉醉于沿途的宁静,享受着山水间的片刻休息,倾听松涛与流水声,流露出对自然美的深深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源岭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听泉
晨起启山户,长天空一色。
俯瞰江山遥,高深靡所极。
山上松风喧,猿啸禽虫唧。
飞湍走千溪,人语交相集。
众响成奔雷,师旷焉足给。
仰见烟云流,平观群木立。
心随耳目迁,欲返返不得。
于焉西阳沉,忽尔万象入。
风静树不摇,鸟宿众兽匿。
解衣就床眠,远听流泉急。
不将双耳迎,涓涓到胸臆。
吾臆安可逃,泉声岂当默。
上下自乾坤,勿以音象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