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和献荆璞,言尽继以泪。
虽以三刖足,于心曾不悔。
暗投(àn tóu)的意思:暗中投靠、秘密投敌
保身(bǎo shēn)的意思:指为了自己的安全而采取措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或避免危险。
大易(dà yì)的意思:大易指的是事情容易办成,没有什么困难。
国有(guó yǒu)的意思:由国家所有,属于国家所有
何况(hé kuàng)的意思:更不用说;更何况
荆璞(jīng pú)的意思:指粗糙的宝石或粗陋的艺术品。比喻原始而未加工的材料或粗糙的作品。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相待(xiāng dài)的意思:互相等待或互相接待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刖足(yuè zú)的意思:指自毁前途,自我削足。比喻做事不计后果,损害自己的利益。
之如(zhī rú)的意思:形容某物或某人的状态或特征与另一物或另一人相似。
这首诗是明代湛若水赠给被贬谪的官员王德徵的,通过卞和献玉的故事,寄寓了对王德徵遭遇的同情和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诗人以卞和比喻王德徵,尽管遭受挫折,如卞和因玉石被误解而断足,但王德徵对于自己的职责和信念毫不后悔。他明白保全自身并非唯一目的,真正的价值在于识见与贡献,然而现实却是他的才能被忽视,甚至可能面临误解和攻击。
"楚国有大宝,弃之如瓦块",暗示朝廷未能识得王德徵的价值,将其贬官如同丢弃珍宝。诗人进一步指出,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王德徵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可能会遭遇更大的困境,比如"按剑或相待",暗示可能会有人对他采取敌视态度。
最后,诗人引用《易经》中的道理,强调真正的贤才应像隐藏的宝器一样,即使遭遇困境,也不应因此而自损其光华,"龙蛇亦何害",意味着王德徵应保持内在的威严和才华,不必过于担忧外界的误解和挑战。
整首诗表达了对王德徵的鼓励和对其才华的肯定,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冷落和不公。
璿闺羽帐华烛陈,方士夜降夫人神。
葳蕤半露芙蓉色,窈窕将期环佩身。
丽如三五月,可望难亲近。
嚬黛含犀竟不言,春思秋怨谁能问。
欲求巧笑如生时,歌尘在空瑟衔丝。
神来未及梦相见,帝比初亡心更悲。
爱之欲其生又死,东流万代无回水。
宫漏丁丁夜向晨,烟消雾散愁方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