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石(bài shí)的意思:对石头表示敬意或敬仰
白衣(bái yī)的意思:指白色的衣服,也用来比喻清白无辜的人。
避生(bì shēng)的意思:避开危险,保全生命。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家人(jiā rén)的意思:指亲属、家庭成员。
生客(shēng kè)的意思:指临时造访的客人,也指突然来访的客人。
石作(shí zuō)的意思:指坚硬、稳固。
同心(tóng xīn)的意思:指心思、意志、目标等完全一致,团结一心。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小节(xiǎo jié)的意思:指小节的事务,也可以指琐碎的事情。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中黄(zhōng huáng)的意思:指中央政权的势力。
白衣酒(bái yī jiǔ)的意思:指以白色衣服为标志的仪式,通常是指庆祝或宴会。
- 鉴赏
这首诗以隐逸之士的形象为载体,描绘了一位与世隔绝、追求精神自由的文人形象。首句“入竹避生客”,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避开尘世喧嚣,遁入竹林深处,寻求心灵宁静的状态。接下来的“家人无处寻”一句,既表达了主人公与外界的疏离,也暗示了他不被世俗所理解的孤独感。
“烧琴成独响,拜石作同心”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行为相联系。烧琴象征着对传统礼法的超越,独响则表明其内心的独立与超脱;拜石作同心,则是通过与自然界的石头结缘,寻求精神上的契合与共鸣。这两句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的高洁情操和对自然的亲近,也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
“花㡳白衣酒,雪中黄面吟”描绘了主人公在自然美景中的饮酒吟诗场景,白衣酒与黄面吟分别代表了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与禅意,展现了主人公在自然与艺术中寻找精神寄托的过程。
最后,“有时修小节,醉不到东林”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虽有时会因生活琐事而感到困扰,但他的心灵并未被世俗牵绊,依然保持着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东林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佛教圣地或精神的归宿,表明主人公在追求精神境界的同时,也对宗教或哲学有所涉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隐居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自由的向往和对自然、艺术、宗教等多重层面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