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班列(bān liè)的意思:指一列列有序的队伍或车辆。
慈父(cí fù)的意思:慈爱的父亲,形容父亲对子女的关爱和慈爱。
得所(de suǒ)的意思: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或结果。
奋飞(fèn fēi)的意思:形容积极进取,努力奋斗,迅速上升或飞跃。
风迹(fēng jì)的意思:指人的行踪或事物的痕迹。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还朝(hái cháo)的意思:指被废黜的君主重新登上王位。
教条(jiào tiáo)的意思:
◎ 教条 jiàotiáo
(1) [dogma;creed;doctrine;tenet]∶要求教徒绝对遵从的宗教信条。泛指要求人盲目信奉的僵化的原则、原理
(2) [dogmatism]∶指教条主义旧班(jiù bān)的意思:指旧日的同学、同事、同伴等。
蒲人(pú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见识短浅的人。
前后(qián hòu)的意思:指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
仁政(rén zhèng)的意思:仁政是指以仁爱之心为基础,以公正、公平、公开为原则的政治方式和治理方法。
西台(xī tái)的意思:指在西方地区的官府或政府机构。
绣衣(xiù yī)的意思:绣衣是指绣制的衣物,比喻外表华丽但内里空虚的东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政治景象,通过对比仁政与慈父,表达了人民对于得以依赖于国家政策的渴望和满足。"蒲人得所依"中的"蒲人"特指普通百姓,而"得所依"则表现出他们对仁政的依赖和信任。
"教条前后接,风迹古今稀"这两句表明了这种理想政策不仅是连续不断、有着悠久传统,而且其影响力之大,是历代难以企及的。这里的"教条"指的是政策或法规,而"风迹"则是指这种政策所带来的文化和道德影响。
接下来的两句"试郡才书最,还朝必奋飞"显示了一个官员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能够施展才能,并且在朝廷中的地位会日益升高。这里的"试郡"指的是考验或选拔官吏,而"才书"则是指用以记录和评价他们的才能。
最后两句"西台旧班列,犹望绣衣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某个时期的怀念,那个时期可能是一个政治清明、文治兴盛的时代。这里的"西台"可能指的是朝廷或官府,而"旧班列"则是指往日的排班系统,显示了一种秩序井然的景象。"犹望绣衣归"中的"绣衣"常用来比喻高贵的品质或地位,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过去那种文治时代的向往,以及希望能够回到那个时代。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政治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秩序和清明政治的深切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道光壬辰春仲周芸皋观察来澎抚恤蒙赐诗文集五种即用襄阳集春游杂兴八首韵赋呈·其六
五马曾临汉水滨,龚黄宦辙旧知津。
高门共识登龙侣,远市都逢买犊人。
桑影扶疏环四境,柝声周匝接三秦。
文翁更有欢心处,义塾弦歌总是春。
道光壬辰三月十七日放洋
东风稍杀北风劲,庶几可以借帆力。
况有山神预告期,未敢迟延误晷刻。
纵然掀簸我不妨,自矢平生志无惑。
澎湖奈较台阳高,往来尚须几梭织。
直到料罗最上头,南针方指巽方直。
朝暾未起早开船,舵工转舵日中昃。
犹恐太蚤不见山,驶回重把帆缭勒。
此时舟行亦怖人,浪比山高穿崱屴。
一起上欲干云霄,一落不知千万尺。
天光黝黯水光黫,天水胶粘合成色。
须臾月出冷无光,荡摇那辨轮盈蚀。
堆成万片碧玻璃,滉漾转使中心恻。
一舟难拟太仓稊,孑然中处我其一。
人生纷攘亦何为,何啻蝼蚁分疆域。
方兴浩叹忘颠危,出海请我舱中息。
神奇怪异百不闻,襆被蒙头守缄默。
天明试问澎湖山,但见毫芒一痕墨。
心疲力倦双睫交,梦魂已入南柯国。
《道光壬辰三月十七日放洋》【清·周凯】东风稍杀北风劲,庶几可以借帆力。况有山神预告期,未敢迟延误晷刻。纵然掀簸我不妨,自矢平生志无惑。澎湖奈较台阳高,往来尚须几梭织。直到料罗最上头,南针方指巽方直。朝暾未起早开船,舵工转舵日中昃。犹恐太蚤不见山,驶回重把帆缭勒。此时舟行亦怖人,浪比山高穿崱屴。一起上欲干云霄,一落不知千万尺。天光黝黯水光黫,天水胶粘合成色。须臾月出冷无光,荡摇那辨轮盈蚀。堆成万片碧玻璃,滉漾转使中心恻。一舟难拟太仓稊,孑然中处我其一。人生纷攘亦何为,何啻蝼蚁分疆域。方兴浩叹忘颠危,出海请我舱中息。神奇怪异百不闻,襆被蒙头守缄默。天明试问澎湖山,但见毫芒一痕墨。心疲力倦双睫交,梦魂已入南柯国。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7767c6bf3ce70e0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