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看辋川树,眠借武夷云。
白石种成玉,瘿藤刳作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房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超脱之感。首句“结搆秀峰下,清江长在门”描绘了山房坐落在秀丽的山峰之下,清江潺潺绕门而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接着,“吟看辋川树,眠借武夷云”两句,通过想象中的辋川和武夷山的景色,进一步渲染了山房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白石种成玉,瘿藤刳作尊”则展现了主人对生活的独特品味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白石经过精心培育,仿佛变成了珍贵的玉石;瘿藤被巧妙地挖空,制作成了酒樽。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主人的匠心独运,也寓意着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一句“谁为知己者,竹祖与桐君”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知音的渴望。竹祖和桐君在这里可能象征着那些能够理解并欣赏主人生活情趣的人。整首诗通过对山房环境的描绘和主人生活态度的展现,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
鄙夫仕四方,所谋止其身。
达人偃一室,所急在斯人。
先生少耽学,晚岁力弥勤。
论世必观变,推陈自知新。
苟为不识时,害与蟊贼均。
二帝三皇来,坟典垂圣真。
李斯虽祸秦,后王多所因。
赵宋既代周,弭乱咨元臣。
自云悉考镜,可以豫经纶。
惜哉世莫知,独与吾党亲。
迩来文章敝,剽窃无根源。
及乎施之用,羹涂而饭尘。
绝学傥可绍,岂不在逸民。
六十未云老,我愿从讨论。
庶几俟来哲,无令大道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