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中的思亭景象,充满了静谧与深邃的意境。
首句“杉桧郁参天”,以“郁”字形容杉桧之茂盛,与“参天”相呼应,展现出树木之高大与密集,仿佛它们共同撑起了一片苍翠的天空。杉桧,常绿乔木,象征着长久与坚韧的生命力。
次句“山深含紫烟”,“深”字强调了山的幽邃,“紫烟”则为山间缭绕的雾气染上了神秘的色彩,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这里的“紫烟”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第三句“秋高霜露里”,点明了季节与环境。“秋高”意味着秋天的天空格外高远,而“霜露”则是秋季特有的自然现象,既增添了季节的特征,也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清冷与宁静。
最后一句“落叶满亭前”,通过“落叶”这一意象,不仅展现了秋天的典型景色,也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万物的更迭。落叶铺满了亭前,既是一种静态的美,也蕴含了动态的生命循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山中的思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祝英台近.二十四阕·其二十四并序
信都沉,书又隔。彼此共为客。
飘去杨花,知在那边陌。只留一桁荒楼,几株秃树。
尚有个、旧莺寻宅。更无策。
拾将欢怨零星,多半是陈迹。
花瘦丰台,草浅茂陵夕。
嗟哉梦逼春醒,人随水逝,枉万古、恨悬天窄。
秋晚村居杂述七章·其二
夜半喘饿牛,撼落西壁泥。
携灯饲刍稿,邻婺偶停机。
邻婺年六十,短鬓霜凄凄。
持门无健儿,织布自为衣。
种秫自为饭,艰苦防寒饥。
每言生有常,沦汩谁预期?
风劲能杀寒,大野飘烟稀。
万㝢浩莽中,惭我蛛悬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