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前地,重来路尚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社(chūn shè)的意思:春天社会,指春季人们聚集在一起举行文艺活动,庆祝春天的到来。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汉陵(hàn líng)的意思:汉陵是指汉朝的陵墓,也可以用来比喻人们过分追求功名利禄而忽略了生活的其他重要方面。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鹃啼(juān tí)的意思:形容哭声凄厉悲伤。
来路(lái l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不明确或者不能确定。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萍梗(píng gě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不重要,像浮萍一样漂泊无定。
乡思(xiāng sī)的意思: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萧索(xiāo suǒ)的意思:形容寂寞冷落、凄凉无人的景象。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 鉴赏
这首清代张頫的《抵洛阳呈家兄》描绘了诗人十八年后重游旧地的情景。首句“十八年前地,重来路尚迷”表达了对往昔记忆的追溯与如今迷失路径的感慨,时光流转,人事变迁。接下来的“时经春社后,人在汉陵西”点明了具体的时令和地点,暗示着历史的痕迹和家族的渊源。
“道路悲萍梗,风尘误马蹄”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随波逐流的浮萍,感叹命运多舛,行踪不定,同时也暗指旅途中的艰辛与困顿。最后一句“乡思正萧索,何处又鹃啼”,以凄凉的杜鹃啼声渲染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孤独。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时空的对比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具有浓厚的怀旧和思乡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