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渔 梁 岭 禹 庙 宋 /胡 仲 参 古 今 陈 迹 几 兴 亡 ,闽 岭 何 因 祀 夏 王 。莫 是 当 年 平 水 日 ,曾 驱 鱼 鳖 渡 渔 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闽岭(mǐn lǐng)的意思:指福建山区,也可以比喻偏僻的地方或边远地区。
莫是(mò shì)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怀疑,用于疑问句中。
平水(píng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平静,没有波澜。
驱鱼(qū yú)的意思:将鱼驱赶出来,比喻揭露隐藏的事物或真相。
是当(shì dāng)的意思:正确、恰当、合适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渔梁(yú liáng)的意思:渔梁是指渔夫在河边搭建的木架子,用来放置渔网,用以捕鱼。这个成语比喻利用别人的劳动成果或者依靠他人的功劳。
鱼鳖(yú biē)的意思:形容人的智慧和才能出众。
- 注释
- 古今:指代历史的长久和变迁。
兴亡:指国家的兴盛与衰落。
闽岭:指福建省的山岭地区。
祀:祭祀。
夏王:夏朝的国王。
莫是:难道是。
当年:过去某个时候。
平水日:太平时期或治水成功的日子。
驱:驱赶。
鱼鳖:泛指水中生物。
渔梁:捕鱼或运货的木梁,可能指的是桥梁。
- 翻译
- 古今历史多少兴衰更迭,福建山区为何祭祀夏朝国王。
难道是当年治水的日子里,他曾驱赶鱼鳖过渔梁桥?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渔梁岭禹庙》,作者为宋代诗人胡仲参。诗中通过描绘渔梁岭上祭祀夏王的场景,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诗人提出疑问,为何在闽岭会有夏王的庙宇,推测可能是因为夏王曾在此地有过平定水患的功绩,如驱使鱼鳖过渔梁,显示了他对古代传说和历史事件的联想与敬仰。整首诗寓含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以及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深沉思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兴国福圣二老
我本穷山采薇蕨,偶上丹霄骑日月。
云端不著痴仙人,天公虽笑雷公斥。
今我在陈粮殆绝,不梦杏浆浇细肋。
詹成炊饭似抟沙,牛革荐甘真嚼铁。
惭愧忘形二禅客,倒屣相迎作禅悦。
竹萌瀹水莹琼瑶,土芝借糟凝琥珀。
余不供僧僧供余,是事颠倒古所无。
要知人我两无有,此饱便当均太虚。
昨日龙兴飞尺书,挽我登山有篮舆。
试问二师肯俱否,一饱还君欲借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