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长楚山外,曲绕胡关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走(běi zǒu)的意思:向北方走,表示离开或远离某个地方或人。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楚山(chǔ shān)的意思:指楚国的山,用来比喻高耸险峻的山峰或山岭。
邯郸(hán dān)的意思:指虚妄的梦想或幻想,也可以指不切实际的希望或理想。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横笛(héng dí)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在特定领域或某个方面表现出色,超过其他人或事物。
家子(jiā zǐ)的意思:指儿子或子女。
江月(jiāng yuè)的意思:指江河上的月亮,比喻美好的景色或情景。
旌节(jīng jié)的意思:旌节是指旗帜和军旗,也用来比喻英勇的军队或杰出的人物。
空霜(kōng shuāng)的意思:形容天空中没有云彩,非常晴朗明亮。
寥寥(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非常稀少。
陇城(lǒng chéng)的意思:指军事上的要塞或边防城市。
浦溆(pǔ xù)的意思:形容水流急湍的样子。
迁人(qiān rén)的意思:指被迁徙的人,特指因战乱、灾害等原因被迫离开家园、迁往他处的人。
山外(shā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宁静幽远的地方。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水客(shuǐ kè)的意思:指那些善于游泳的人,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水性非常熟练。
相去(xiāng qù)的意思:指两者之间的差距或距离。
遥传(yáo chuán)的意思:指信息或消息远距离传递,传播到遥远的地方。
幽林(yōu lín)的意思:指深深的树林,草木茂盛,环境幽静。
越吟(yuè yín)的意思:指诗人在吟咏时,情感激发,越吟越发自然流畅。
谁家子(shuí jiā zǐ)的意思:指某人的才能、品德等超过一般人,令人刮目相看。
- 注释
- 横笛:横着吹的笛子,常用于表达哀愁情绪。
怨:表达哀怨、不满的情绪。
江月:江面上的月光。
扁舟:小船,常象征孤独或漂泊。
何处寻:在哪里寻找。
声长:声音悠长,指笛声远传。
楚山:泛指南方的山,此处可能特指楚地的山脉,代表远方。
曲绕:乐曲旋律迂回曲折。
胡关:边疆的关隘,胡指古代北方和西方的民族,这里代指边塞。
相去:相互之间的距离。
万馀里:形容极远的距离。
遥传:远远地传送。
此夜心:今晚的心情、思绪。
寥寥:形容空旷、寂静。
浦溆:水边,河岸。
响尽:声音结束。
惟:只有。
幽林:幽静的树林。
不知谁家子:不知道是哪一家的孩子。
复奏:再次演奏。
邯郸音:邯郸是古地名,这里代指某种音乐或曲调。
水客:水上旅客,泛指乘船的人。
拥棹:握着船桨,表示专注或准备行动。
空霜:虚空中的寒霜,形容气氛清冷。
盈襟:充满衣襟,比喻情感饱满。
羸马:瘦弱的马。
望北走:向北眺望并行走,北通常象征故乡或归途。
迁人:被流放、迁徙的人。
越吟:越人之吟唱,比喻思乡之情。越,古国名,此指远方。
何当:何时能够。
边草白:边塞的草变白,指冬季或时间的流逝。
旌节:古代使者出行所持的符节,也指将领的仪仗,这里象征归来或胜利。
陇城阴:陇城的阴影下,陇城为地名,这里泛指边塞之城。
- 翻译
- 笛声哀怨在江面月色中飘荡,哪里的小舟能载我寻觅情怀?
音韵长远超越楚山之外,曲调缠绕着边疆的胡关深深处。
你我相隔万里之遥,只盼此夜的心意能遥相传达。
冷清的水滨寒气笼罩,笛声回响终结于幽静的树林。
不知是哪家的子弟,又吹奏起那邯郸的曲调。
水上旅客都紧握船桨聆听,寒霜似乎也填满了衣襟。
瘦弱的马儿望着北方奔跑,被流放的人悲歌如同越人吟唱。
何时才能见边塞的草一片雪白,而旗帜在陇城阴影下迎风飘扬?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邃的夜景和作者对远方的思念。横吹的笛声在江上飘荡,舟船在哪里都寻不到,只有声音穿越了楚山之外,绕过了胡关的深处。这展示了诗人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尽管相隔万里,但这夜的思念却能透过声音传递出去。
寥寥的浦边寒气中,只有幽静的林间回响着笛声。诗人不知道是谁家的子弟,又奏起了邯郸的曲调。这不仅展现了音乐的传承,还暗示了一种文化的连绵不断。
水上客人们都拿着船桨,空气中弥漫的霜花却填满了他们的衣襟。羸弱的马儿望向北方欲行,迁徙的人们则在悲伤地吟唱越人的歌谣。这反映出了一种边塞的萧瑟与苦楚。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和平时光的渴望,希望有一天边疆的草白花开,旌旗在陇城之阴飘扬,这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愿景。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他对于国家安危的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