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处士(chǔ shì)的意思:指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士人,也指追求清净、远离尘嚣的人。
角立(jiǎo lì)的意思:形容人站得笔直、挺拔,形象端庄、威严。
立名(lì míng)的意思:获得声誉或名望。
孺子(rú zǐ)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具有出色的才能或能力。
需头(xū tóu)的意思:指需要带头的人或物,也可以用来形容需要主导或引领的情况。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五处士(wǔ chǔ shì)的意思:指五个有学问、有才华的人,互相交往,共同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才能。
徐孺子(xú rú zǐ)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能够做出成年人所不能做的事情,形容年少有为、聪明过人。
- 注释
- 汉囊:比喻人的学识丰富。
一需头:形容非常丰富,满载。
并荐:一同推荐。
五处士:五个有才德的人。
由来:自古以来。
角立:卓然独立,与众不同。
名:名声。
独归:唯独归于。
徐孺子:徐稚,东汉时期有德行的隐士。
- 翻译
- 他的名声如同装满书籍的袋子,被四处推荐。
自古以来以特立独行著称,唯有徐孺子得到了这样的美誉。
-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如何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取得显赫的成就。"汉囊一需头,并荐五处士"中的“汉囊”指的是西汉末年著名的博学之士郑玄,他不仅自身才能出众,还能发现并推荐其他有才能的人才,这里的“五处士”可能是指被他推荐的五位贤士。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辨识与荐举的重视。
"由来角立名,独归徐孺子"则是说古代有才能的人会凭借自己的能力建立声名,而“徐孺子”可能是指东汉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徐稚,他以文才著称,被后人尊为“徐孺子”。这句话强调了个人才能的重要性,以及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不朽的成就。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古代士人如何凭借个人的才华和努力在历史上留名的肯定。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对于人才培养、荐举以及个人奋斗精神的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扫花游.森林公园晚坐
薄寒似酒,正醉后重阳,乱愁无数。行行不语。
对秋容淡冶,漫吟秀句。梧叶萧萧,禁得几多风雨。
悄回顾。傍柳下池塘,还觅佳处。芳意余几许。
喜重续清游,吟边欢聚。华年迅羽。
怕秋光一寸,又成轻去。短笛西风,欲把閒情付与。
暗凝伫。看斜阳、减低林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