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声(āi shēng)的意思:指悲伤或悲痛的声音。
别鹤(bié hè)的意思:形容离别的心情,比喻亲人分离或情侣分手。
长叹(cháng tàn)的意思:长时间地叹息、叹气,表示悲伤、失望或无奈的心情。
大人(dà rén)的意思:成年人,指年龄较大的人。
等闲(děng xián)的意思:平常、平凡、无所事事
故城(gù chéng)的意思:指已经废弃或者失去原有功能的城市。
国共(guó gòng)的意思:指国家和共产党之间的关系或合作。
戛戛(jiá jiá)的意思:形容声音刺耳、刻薄。
尽哀(jìn āi)的意思:尽情地悲哀或尽力地表达悲伤。
老尽(lǎo jìn)的意思:形容人年老体衰,力量耗尽。
辽东(liáo dōng)的意思:指长时间不见面的朋友或亲戚相见时,彼此感到非常亲切和亲近。
入塞(rù sāi)的意思:指进入边塞地区,表示勇往直前,冒险前进。
诗客(shī kè)的意思:指喜爱诗词的人,特指流连于山水之间,以写诗作画为乐的人。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 翻译
- 它不在辽东的树林中悲鸣,燕南的秋天已满是哀伤的声音。
当天空中的白鹤与天分离时,发出长长的叹息,飞入边塞的饥饿鸿雁指引着旧城的方向。
就像在梦中对尊贵的人诉说,他们还在说着呓语,仿佛一个国家的灭亡意味着所有生命的终结。
平常的日子里,又像一个诗人,咔嚓咔嚓地裁剪纸张,写下深深的忧郁之情。
- 注释
- 辽东:古代地区名,这里泛指边远之地。
燕南:古代地理区域,位于现在的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哀声:悲伤的声音。
别鹤:分离的白鹤,象征离别或哀愁。
故城:过去的城池,可能指故乡或历史遗迹。
大人:古代对尊者的称呼,也可指梦境中的神秘人物。
呓:梦话或胡言乱语。
亡:灭亡。
等闲:寻常,平常。
戛戛:形容声音清脆或书写时的声响。
裁笺:裁剪纸张,准备书写。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残蝉》,作者是清末近现代初的黄节。诗中以秋蝉为载体,表达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首句“不向辽东着树鸣”,寓意蝉不再往东北边疆之地鸣叫,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国力的衰退。接着,“燕南秋老尽哀声”描绘了北方秋季的凄凉景象,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哀愁。
“及天别鹤吁长叹”借别鹤之悲,表达了对国家分离的深深叹息,而“入塞饥鸿指故城”则以饥饿的鸿雁飞回旧城,象征着流离失所的人民寻找家园。接下来,“如梦大人犹发呓”暗指统治者沉迷于梦境,不知民生疾苦,发出荒诞的决策。“其亡一国共无生”直指国家衰败,生灵涂炭。
最后两句“等闲又似题诗客,戛戛裁笺写断情”,诗人以自己为题诗之人,感叹世事如梦,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时局的痛心与无奈,戛戛之声,仿佛在纸上刻画出那份深深的忧国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黄节深厚的忧患意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古圳铺
去郭十五里,依山三两家。
剪茅成栋宇,沽酒是生涯。
雨过鸠休妇,日斜蜂趁衙。
亲闱今咫尺,停梦看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