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六十》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六十》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水下常伏,汶水但细流

瀰瀰昔所及,今已为田畴

禹功尚难恃,何况驩虞谋。

齐桓起衰世,赫赫盟葵邱。

安见偏伯功,掩我王道周。

仲尼不去鲁,鲁岂终无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伯功(bó gōng)的意思:指为了某个人或某个目的而做出的重大贡献或牺牲。

赫赫(hè hè)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风凛凛的样子。

何况(hé kuàng)的意思:更不用说;更何况

偏伯(piān bó)的意思:指偏袒、偏爱某个人,偏重某一方。

起衰(qǐ shuāi)的意思:兴起和衰败,形容事物的兴衰变化。

衰世(shuāi shì)的意思:指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的时代。

水下(shuǐ xià)的意思:指在水中或水下进行的活动。

所及(suǒ jí)的意思:所及是一个表示范围或程度的成语,意为“所及之处”或“所能及之处”。

田畴(tián chóu)的意思:指田地、农田。比喻事物的范围或领域。

王道(wáng dào)的意思:指君主或者领导者必须以公正、正义、宽容和富有道德的方式来治理国家或者管理事务。

细流(xì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细小,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缓慢或进展不顺利。

禹功(yǔ gōng)的意思:指大禹治水的功绩,比喻伟大的功绩或卓越的贡献。

仲尼(zhòng ní)的意思:指孔子,也可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鉴赏

此诗出自清代诗人姚燮的《南辕杂诗一百八章》之六十,通过济水与汶水的不同流向,以及历史人物如大禹、齐桓公的典故,探讨了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主题。

首句“济水下常伏,汶水但细流”,以济水和汶水的不同特性象征历史的进程。济水“常伏”意味着它深沉而稳定,象征着历史的深远影响;而汶水“但细流”则暗示了某些事物的细微变化或缓慢发展。接着,“瀰瀰昔所及,今已为田畴”描绘了时间的流逝,昔日的景象如今已经变为农田,暗喻历史的更迭与变迁。

“禹功尚难恃,何况驩虞谋”两句,借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伟业难以持久的感慨,同时也对后世的计划和策略持怀疑态度。接下来,“齐桓起衰世,赫赫盟葵邱”提到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他从衰败中崛起,成为诸侯盟主,进一步强调了历史人物在特定时期的重要作用。

“安见偏伯功,掩我王道周”则提出了疑问,即是否有人能超越历史的规律,将个人的功绩与王道相提并论。最后,“仲尼不去鲁,鲁岂终无鸠?”引用孔子的故事,表达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也无法改变鲁国的命运,暗示了个人力量在历史洪流中的局限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对比,探讨了历史的不可逆性和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深刻而复杂的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怀梅水村十绝用张小山韵·其二

十年骑鹤梦悠悠,天地无情白发愁。

归到咸阳还似客,几回肠断望并州。

(0)

八月十四夜

洲渚云飞尽,江流碧映天。

明朝秋欲半,今夜月先圆。

玉宇浓垂露,银河冷坠烟。

焦桐弹一曲,孤鹤舞风前。

(0)

小重山·其一

楼上风和玉漏迟。秋千庭院静,百花飞。

午窗才起暖金卮。匀面了,阑畔看春池。

何事苦颦眉。碧云春信断,尽来时。

鸳鸯游戏镇相随。云雾敛,新月挂天西。

(0)

鹧鸪天

绿水澄江得胜游。浪平风软称轻舟。

樽前我易伤前事,柳外人谁独倚楼。

空感慨,惜风流。风流赢得谩多愁。

愁多著甚销磨得,莫怪安仁鬓早秋。

(0)

探春令.赏梅十首·其三

冰檐垂箸,雪花飞絮,时方严肃。

向寻常摇曳,凡花野草,怎生敢夸红绿。

江梅孤洁无拘束。只温然如玉。

自一般天赋,风流清秀,总不同粗俗。

(0)

探春令·其九

溪桥山路。竹篱茅舍,凄凉风雨。

被摧残沮挫,精神依旧,无奈相思苦。

东君故与收拾取。忍教他尘土。

向绿窗绣户,朱栏小槛,做个名花主。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