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十首·其三蔺相如》全文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童轩的《读史十首(其三)蔺相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诗中首先强调了处理重大事务时和为贵的原则,认为息争是重要的价值观,暗指蔺相如的宽容与退让精神。接着,诗人通过提及“长平祻”这一典故,暗示了蔺相如避免战争带来的灾难,他的智慧和忍让比秦王的强硬姿态更为高明。最后,诗人以“击缶声”象征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的英勇抗争,但更赞赏他通过外交手段而非武力解决问题的策略。整首诗赞扬了蔺相如的智勇双全和以和为贵的外交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孙公善李仲同金樱饵唱酬二首·其二
假守富春公,秋毫听民词。
夙夜临公厅,归卧酸体肢。
李侯来馈药,期以十日知。深中护灵根,金锁秘玉■。
不须许斧子,辛勤采玉芝。
我方困健讼,挝翁争一锥。
不能鸣弦坐,颇似巫马期。
敢乞刀圭馀,归和卯饮卮。
傥令忧民病,从此得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