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其七十二史苏》全文
- 注释
- 繇语:预言的话语。
几于:几乎。
谶:预兆,预言。
流传:流传下来。
王:王者,指帝王或君主。
何:为什么。
谩辛苦:徒然辛劳。
易:《易经》,古代占卜学经典。
自是:自然,当然。
占书:占卜之书。
- 翻译
- 预言的话语几乎像预兆,确实流传并被人们相信。
王者为何徒劳辛劳,只因《易经》被视为占卜之书。
- 鉴赏
这段诗文出自北宋文学家刘克庄之手,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个人情感的抒发。首句“繇语几于谶”中的“繇语”,意指古代圣人留下的神秘语言,而“谶”则是预言或预兆之意,表明这些语言不仅神秘而且带有某种预示未来之意。
接着,“流传信有诸”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神秘语言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里的“流传”,指的是这些古语被代代相传,而“信有诸”则表明诗人对其真实性的相信和肯定。
第三句“王何谩辛苦”中的“王何谩”,疑为“王何难”,意指王者之道不易,或可理解为达到王者的境界非常困难。这里的“辛苦”则是形容词,强调了达到这一境界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最后,“易自是占书”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掌握这些古语预言之书的自信。“易”字在此处有“轻易”、“容易”的意味,即诗人认为自己能够轻松地解读和掌握这些神秘的预言书籍。
整体而言,这段诗文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信仰,同时也透露出个人对于知识、智慧掌握与理解的一种自信和骄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