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光摇赤日,鱼性正怀新。
汲井翻银浪,清渠蹙翠鳞。
波臣(bō ch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高雅、典雅。
赤日(chì rì)的意思:指炎热的夏日,太阳照射得非常猛烈。
翠鳞(cuì lín)的意思:形容物体的颜色鲜艳美丽。
桔槔(jié gāo)的意思:指在争斗中力量相当,难以分出胜负的局面。
兰亭(lán tíng)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也指文人墨客的聚会。
升斗(shēng dǒu)的意思:指平凡的人民,特指社会底层的穷苦人家。
试问(shì wèn)的意思:用于引出问题或者表示询问的措辞
物变(wù biàn)的意思:
事物变化。《淮南子·泰族训》:“人之所知者浅,而物变无穷。” 唐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诗:“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宋 苏辙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之一:“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俱载物变,统之天文。”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池塘边的一幅生动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阳光下池水与赤日相映的景象,以及鱼儿在水中游动的情态。通过“摇”字,生动地表现了池水在阳光照射下的波动,而“赤日”则强调了夏日阳光的炽热与强烈。接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汲水时银色水桶在清澈水流中翻滚的景象,以及水面波纹对映着翠绿鱼鳞的动态美。
“桔槔看物变”,桔槔是古代的一种提水工具,此处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界的更替。“升斗笑波臣”,“升斗”指量器,这里借指人们的生活所需,而“波臣”则是波涛中的臣子,此处用以比喻汲水的人们,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满足与乐观态度。
最后,“试问临流者,兰亭第几人”,诗人以兰亭集会为典故,询问在池边临水而坐的人中,又有多少能像当年兰亭雅集的文人那样,享受自然之美,抒发心中的感慨。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当下生活场景的欣赏,也蕴含了对历史文人雅集的向往与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池塘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感慨,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