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猖狂(chāng kuáng)的意思:形容行为或态度极度狂妄、放肆、疯狂。
多时(duō shí)的意思:指时间长久、时光流转。
居然(jū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常常带有一定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意味。
僦舍(jiù shè)的意思:僦舍是指租房居住或租用的房屋。
狂恣(kuáng cī)的意思:形容人放纵放肆,没有节制。
藜杖(lí zhàng)的意思:指用草木做成的拐杖,比喻贫穷。
麦秀(mài xiù)的意思:指外表美丽、光鲜,内在却空虚、贫乏的现象。
栖迟(qī chí)的意思:指人不安定,没有固定的居所,经常搬迁或流连于外地。
青藜(qīng lí)的意思:指年轻人、青年人。
桑柔(sāng róu)的意思:形容柔软、温顺。
所之(suǒ zhī)的意思:指所述或所说的地方或事物。
晚暮(wǎn mù)的意思:指晚年时期,也可用来形容事物接近尾声或衰落的状态。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置身(zhì shēn)的意思:置身意味着身处于某种环境或情境中。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邦彦在丁亥年仲春时节,从岭南归来暂居家乡,阅读杜甫的《秦州杂咏》后,深感感慨而依其韵律创作的第四首诗。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晚景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首句“奋零应有渐”,以“奋零”比喻生命的消逝,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逐渐衰弱,引出下文对时间与生命主题的探讨。接着,“涕息已多时”描绘了诗人长时间的哀伤与叹息,表达了对岁月无情、人生短暂的深切感受。
“岂谓桑柔造,居然麦秀悲。”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桑柔”(桑树的嫩叶)与“麦秀”(麦子的生长)进行对比,暗喻人生的起落与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悲哀。
“置身怜晚暮,僦舍愧栖迟。”诗人感叹自己身处晚年,却未能在故乡安居,表达了对晚年漂泊生活的遗憾与自责。这里的“怜晚暮”不仅指对年龄老去的同情,也包含了对未能在黄金时代有所作为的自我反省。
最后,“会策青藜杖,猖狂恣所之。”诗人想象自己手持青藜杖,自由自在地行走,表达了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同时,这也是一种超脱现实、寻求心灵慰藉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命运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郎·其一寄题聂侍郎郁孤台
绝顶规危榭。跨高寒、鸟飞不过,云生其下。
斤斸无声人按堵,翕曶青红变化。
览城郭、山川如画。
阁老凤楼修造手,笑谈间、突出凌云厦。
台上景,买无价。唾壶麈尾登临暇。
似当年、滁阳太守,欧阳公也。
倾倒赣江供砚滴,判断雪天月夜。
更唤取、邹枚司马。
铜雀凌歊歌舞散,访残砖、断甓无存者。
馀翰墨,被风雅。
水龙吟·其六癸丑生日,时再得明道祠
依然这后村翁,阿谁改换新曹号。
虚名砂砾,旁观冷笑,何曾明道。
吟歇后诗,说无生话,热瞒村獠。
被儿童盘问,先生因甚,身顽健、年多少。
不茹园公芝草。不曾餐、安期瓜枣。
要知甲子,陈抟差大,邵雍差小。
肯学痴人,据鞍求用,染髭藏老。
待眉毛覆面,看千桃谢,阅三松倒。
水龙吟·其十三
此翁饱阅人间,三生似是刘宾客。
若论辈行,早陪韩柳,晚交元白。
老矣安能,为人取履,与人争屐。
叹酒泉郡远,醉乡路绝,今何处、堪开国。
解去冰衔华职。遍空山、难寻行迹。
道旁喘月,田间卧草,也胜郊特。
宰相□□,周公留召,娄公容狄。
喜时平身健,三行社饮,一声樵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