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其二》
《咏史·其二》全文
宋 / 陈耆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赤族诚非汉道洪,违时贾祸亦缘公。

最怜老却从陈豨,不道先曾辟蒯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道(bù dào)的意思:不合道理,不符合道德规范

赤族(chì zú)的意思:指红色的族群,也可引申为红色革命的族群。

汉道(hàn dào)的意思:指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道路和命运。

贾祸(gǔ huò)的意思:指因为贪图私利而招致祸患,自取灭亡。

违时(wéi shí)的意思:违反规定的时间。

注释
赤族:指满门抄斩的罪行,古代对叛逆者的惩罚。
汉道:指汉朝的正道或统治理念。
违时:违背时势,不合时宜。
贾祸:招致灾祸,引来麻烦。
陈豨:西汉时期的人物,曾反叛汉高祖刘邦。
辟蒯通:蒯通是策士,曾劝说陈豨背叛刘邦,但陈豨没有采纳。
翻译
赤族确实不是汉朝的大道,违逆时势招致灾祸也因你而起。
最让人同情的是,你年老却跟随陈豨叛乱,未曾想到你曾拒绝过蒯通的建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耆卿的《咏史(其二)》,主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对赤族(古代因罪株连家族的人)的命运进行反思。首句"赤族诚非汉道洪",表达了对滥杀无辜、株连九族行为的否定,认为这并非正道所为。次句"违时贾祸亦缘公",指出这些悲剧往往源于个人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导致了灾祸。

诗人特别提到"最怜老却从陈豨",这里的"老却"可能指的是年迈之人,陈豨是汉代将领,此处可能是借指无辜受牵连的老者。诗人同情他们的不幸,暗示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最后一句"不道先曾辟蒯通","辟"意为征召,"蒯通"是战国时期策士,这里暗指那些有能力却不被重用或庇护的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贤才被埋没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咏史,寓言于事,批评了历史上不公的株连政策,同时也寄寓了对社会公正和人才选拔的期待。

作者介绍
陈耆卿

陈耆卿
朝代:宋

陈耆卿(1180-1236),字寿老,号篔窗,台州临海人。方回《桐江集》卷三《读筼窗荆溪集跋》云“水心生于绍兴二十年庚午,筼窗生于淳熙七年庚子,少水心三十年。端平三年卒,年五十七。”嘉定七年,(公元一二一四年)登进士。嘉定十一年,求学于叶适,为适晚年得意门生。同年,尝为青田县主簿。十三年,为庆元府府学教授。官到国子监司业。耆卿著有篔窗初集三十卷,续集三十八卷,《郡斋读书附志》以有论孟记蒙、赤城志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雪居为安上人赋

云压西湖水欲冰,雪封楼阁玉棱层。

夜来门外深三尺,应有齐腰独立僧。

(0)

萤火

化形腐草暗生光,数点随风过野塘。

窗下久无人夜读,此身不入照书囊。

(0)

明妃·其一

和戎何惜遣蛾眉,悔恨徒然杀画师。

汉主深恩如可报,安身死虏亦无辞。

(0)

一春·其二

花心醉日蝶先觉,柳眼窥春莺未知。

景物繁华易凋谢,一春消得几番诗。

(0)

题汪水云诗卷

马上琵琶不复琴,龙荒吊古独遗音。

西风金掌吹清泪,落日铜驼折寸心。

杜子但伤鹃血化,苏卿岂料雁书沉。

当时痛哭无人哭,千载江流转恨深。

(0)

近报·其二

青青塞草始知春,又见平林枣颊赪。

蛇起天津流枉矢,鸟飞淮甸覆行尘。

漆城按堵宁辞荫,石马沾沟会有神。

千古睢阳无处觅,不知臧质是何人。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