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晚 日 杉 关 明 /林 鸿 荒 苔 古 道 敛 微 曛 ,马 上 笳 声 不 可 闻 。地 自 乱 离 民 舍 少 ,山 当 闽 楚 客 程 分 。长 林 积 雨 寒 为 雪 ,深 树 孤 峰 湿 作 云 。愧 我 旧 游 见 关 吏 ,也 将 书 剑 学 终 军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长林(cháng lín)的意思:茂密的森林或丛林
楚客(chǔ kè)的意思:指在他乡的客人,也可指在异地独自奋斗的人。
古道(gǔ d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道路,也表示古老的道路或传统。
关吏(guān lì)的意思:指官吏、官员。也可指官府、官署。
积雨(jī yǔ)的意思:指雨水连绵不断地下,积聚成水。
笳声(jiā shēng)的意思:笳声是指悲伤的音乐声,也可用来形容悲伤或哀怨的情感。
旧游(jiù yóu)的意思:指旧时的朋友或旧日的游伴。
客程(kè chéng)的意思:指客人的行程或旅途。
乱离(luàn lí)的意思:指秩序混乱,无序分散。
马上(mǎ shàng)的意思:立即、立刻
民舍(mín shè)的意思:指偏僻的民居或普通百姓的住宅。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晚日杉关》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寂寥的边关景象。首句“荒苔古道敛微曛”,通过“荒苔”和“古道”展现了道路的破败与历史的痕迹,而“敛微曛”则暗示了夕阳西下,天色渐暗的氛围。次句“马上笳声不可闻”,以听觉描写,强调了边关的宁静,甚至笳声都难以听见,渲染出一种肃穆与荒凉。
第三句“地自乱离民舍少”,揭示了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和人口稀疏,进一步强化了边关的荒凉。第四句“山当闽楚客程分”,点明了地理位置,将读者带入了跨越闽楚的长途旅途中,山势的分界也象征着旅途的艰辛。
接下来两句“长林积雨寒为雪,深树孤峰湿作云”,运用了比喻手法,形容雨后湿润的树林和孤峰仿佛化作了云雾,形象地描绘了阴冷潮湿的自然景观,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诗人以“愧我旧游见关吏,也将书剑学终军”收尾,表达了对自己曾经游历此地的感慨,以及对像终军那样以书剑报国的决心,流露出淡淡的忧国忧民之情和自我激励之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关的荒凉景象,寓含了历史变迁和个人志向,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情感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