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慵举臂,吃饭懒抬唇。
面垢但寻水,头蓬倦裹巾。
这首元代马钰的《白观音·赠吴知纲》是一首寓言式的赠诗,通过描绘主人公“不勤勤”的形象,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以“谑号”起笔,意在以轻松诙谐的方式揭示人物特点,称其为“养拙人”,暗示他无意于世俗功名,而是选择淡泊生活。
接下来的四句详细描绘了主人公的日常生活状态:穿衣时懒得抬手,吃饭时连嘴唇都不愿抬起,面容污垢也不急于清洗,头发蓬乱也懒得打理,甚至裹巾都显得疲倦。这些细节刻画出一个懒散而自在的形象,反映出他对繁琐世事的厌倦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尘劳不复梦,悟彻个中真”,表达了主人公已经看破红尘,不再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达到了内心的清净与觉悟,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寓言性较强,体现了元代道教诗的特色。
读书无见功,要足补吾拙。
时从千载上,坐友万人杰。
心源贮古月,表里湛空澈。
政缘老懒故,早觉追随苶。
推迁怀短檄,甚愧固穷节。
安阳耆旧衰,风采漫笔舌。
翩翩阿瞒孙,乃出诸椽列。
爽气不可招,敌榜近缧绁。
只今官罢休,道学归澡雪。
加飧一言足,人事会有别。
昔日何人画于菟,君家独有他家无。
宣城老包骨已朽,纷纷俗子尚欢呼。
大虎蹲踞小虎戏,目光注射百步外。
名画多闻内府收,人间岂惜千金费。
巉巉岩岩谷中石,老树穹枝拂秋色。
锐头将军射不得,却挂江南使君壁。
林间一啸四山风,麇惊狐号鸟堕空。
不向南山随李广,只愁东海笑黄公。
忆昔余顽少小时,先生教诵荆公诗。
只今耆旧无新语,赖有庐山病可师。
立我谨外揵,逐物戒内热。
樊然辨物我,此意犹屑屑。
是身本虚空,何者为六结。
虽慧念不起,虽定照不灭。
无我与我所,观亦于何设。
右臂弹已化,左肘柳方蘖。
顾君进此道,遗我自朝彻。
不见鲁东家,意与我俱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