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有儿玉含晶,嘘为云气吸为晴。
《子石砚》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子 石 砚 宋 /崔 鶠 石 家 有 儿 玉 含 晶 ,嘘 为 云 气 吸 为 晴 。纯 精 与 之 相 感 并 ,孕 育 万 状 流 千 名 。黄 昏 鬼 器 不 忍 听 ,且 为 白 鹅 了 黄 庭 。
- 翻译
- 石家长大的孩子像美玉般纯洁,呼出的气息能化作云雾,吸入则带来晴朗。
纯净的精神与他相互感应,孕育出各种形态,流传下无数美誉。
傍晚时分,听到的鬼哭声令人心痛,暂且用这洁白的鹅毛笔写下诗篇。
- 注释
- 石家:指石家。
儿:孩子。
玉含晶:如玉般纯洁。
嘘:吐气。
云气:云雾。
吸:吸入。
晴:晴朗。
纯精:纯净的精神。
感并:相互感应。
孕育:孕育出。
万状:各种形态。
流千名:流传美誉。
黄昏:傍晚。
鬼哭:鬼哭声。
不忍听:令人心痛。
白鹅:洁白的鹅毛。
了黄庭:写下诗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子石砚》,作者是宋代诗人崔鶠。诗中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方珍贵的砚台——"石家有儿玉含晶",暗示砚台材质非同寻常,犹如美玉般纯净。"嘘为云气吸为晴"形象地描绘了砚台的温润和吸墨性能,仿佛能带来祥云和晴朗的气息。
"纯精与之相感并,孕育万状流千名"进一步赞美砚台的灵性和艺术价值,它能激发创作灵感,孕育出各种美妙的文采。然而,"黄昏鬼哭不忍听"一句则增添了神秘和悲凉的色彩,可能暗示着砚台曾见证过主人的哀愁或历史的沉痛。
最后,"且为白鹅了黄庭"可能是借白鹅挥毫泼墨的形象,表达砚台陪伴主人完成佳作,完成了"黄庭"(指《黄庭经》一类书法作品)的书写,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砚台为载体,寓言了人与物的交融,以及艺术创作的情感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