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黄木香与九兄·其二》
《送黄木香与九兄·其二》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淡素(dàn sù)的意思:指人的言行谦和、朴实,不张扬,不浮夸。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妃子(fēi zǐ)的意思:妃子是指皇帝的妃嫔,也泛指官员的妻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妻子。

领巾(lǐng jīn)的意思:领巾指的是人们在领口系上的一块布,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密或者为了表示某种身份或职位。

龙衮(lóng gǔn)的意思:指帝王的衣着,也泛指君主的尊号。

马嵬(mǎ wéi)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气势、声势势大威严,不可侵犯。

秦宫(qín gōng)的意思:指豪华宏伟的宫殿,也用来形容非常富丽堂皇的建筑。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入道(rù dào)的意思:指学习某种技艺或成为某个行业的一员。

素衣(sù yī)的意思:指穿着朴素、不华丽的衣服,比喻人的品行朴素、不张扬。

遗恨(yí hèn)的意思:指因为遗憾而产生的怨恨、不满或愤怒之情。

一似(yī sì)的意思:形容非常相似或极为相像。

注释
妃子:指杨贵妃。
妖红:鲜艳的红色,形容杨贵妃的华丽服饰。
湿领巾:暗示悲剧发生,可能泪水打湿了领巾。
马嵬遗恨:指杨贵妃在马嵬坡被赐死的悲惨往事。
几番春:多次春天,指时间流逝。
淡素:清淡素朴。
衣龙衮:穿着龙袍,古代皇帝和皇后的服饰。
似:像。
秦宫:秦朝宫殿,这里借指皇宫。
入道人:出家之人,比喻清心寡欲或遁世修行。
翻译
妃子身上的艳红沾湿了领巾,马嵬坡的遗憾在每个春天重演。
她怎能穿着朴素的龙袍,如同秦宫中的出家人呢。
鉴赏

诗中“妃子妖红湿领巾,马嵬遗恨几番春”两句描绘了一种哀艳与忧伤的情怀。"妖红"指的应是鲜红色的丝巾,但因沾湿而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这里的“妃子”象征着一种高贵却又孤独无助的形象。“马嵬遗恨”,则是历史上的典故,指唐玄宗与杨贵妃在马嵬驿的悲剧。"几番春"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往事难忘的情感。

接着,“如何淡素衣龙衮,一似秦宫入道人”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繁华生活的回避与超然。"如何"在这里是表示困惑或不解,"淡素衣"代表了简朴无华的打扮,而"龙衮"则是皇家特有的服饰,这里用以比喻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一似秦宫入道人"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感,"秦宫"代指古代的王权与奢华,而"入道人"则是指归隐田园或出家为道。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如湿领巾与龙衮、马嵬之恨与淡素衣,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繁华的反思,以及对于现实无常的超然态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伤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念。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游太虚山人别业

寻幽讵敢踏芳园,踯躅苍苔认屐痕。

满地烟霞不近市,数行花柳自成村。

遥知暮雨人酣酒,况是春风客到门。

相见何须话离别,新诗争听对清尊。

(0)

秋兴·其四

落叶掩空斋,虫声益旅怀。

星霜愁桂玉,天地老形骸。

清漏闻三殿,疏砧动六街。

朝班催晓梦,不得到天涯。

(0)

过天津怀刘世美旧同寅二首·其二

万户千门接水云,思君何处再逢君。

西风一笛山阳路,满耳凄凉不忍闻。

(0)

次陈琴窗见寄三首·其三

世事多虞念履冰,旧交零落半晨星。

何当早遂投簪愿,来共山中结草亭。

(0)

和张邦兆秋兴三首·其二

短笛寒砧近报秋,兴来频倚夕阳楼。

霜林落叶雨声急,石洞出云山气幽。

怀土仲宣多感慨,思莼张翰最风流。

侬家亦有耕渔乐,紫蟹肥时酒正篘。

(0)

途中柬翠渠

作郡无能忽六期,公家移檄费驱驰。

江山助我诗何补,日月催人老不知。

青眼难忘东道德,白云常动北堂思。

旧时松菊荒芜久,相约投簪莫更迟。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