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曲绿环宅,山虚青到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逃离秦世之乱,选择在江边村落定居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句“为逃秦世乱,卜筑向江村”,开篇即点明了诗人逃离战乱,寻找一方宁静之地的决心。他选择了靠近江边的村落作为栖身之所,暗示了这里远离尘嚣,环境清幽的特点。
接着,“水曲绿环宅,山虚青到门”两句,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村落周围的自然风光。水道弯曲,绿树环绕着住宅,山峦空旷,青翠的颜色直达门户。这样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映射出诗人对和谐自然环境的追求和喜爱。
“閒情消永昼,懒意话归云”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在漫长的白天里,他以悠闲的心情享受着生活的每一刻,与归隐的云朵对话,似乎在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自由。这种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最后,“时与携锄叟,寻幽夜色昏”一句,描绘了诗人与村中老农一同在夜晚探索幽静之地的情景。这不仅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融入和对自然之美的持续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逃离战乱后,在江边村落中寻找宁静与和谐生活的美好愿景,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哀羊裘为孙八赋
孙八壮年已白头,十年歌哭古扬州。
囊底黄金散已尽,笥中存一羔羊裘。
晨起雪霏霏,取裘覆儿女。
亭午号朔风,儿持衣而翁。
风声雪片夜满牖,殷勤自解护阿妇。
裘之温暖诚足珍,不得众身为一身。
吁嗟乎,长安天子非故人,羊裘冷落对邗水。
他年姓字齐严光,今日饥寒累妻子。
水调歌头
牙齿豁来久,老气尚横秋。
买得归耕黄犊,儿辈幸无愁。
相近六龙城下,只在三家村里,结屋小如舟。
倚树览山色,且免赋登楼。看官爵,都不似,醉乡侯。
里翁闲话,便同学士坐瀛洲。
寄语东吴朋友,乘兴能来滆浦,舣棹听渔讴。
无酒不须虑,解我破貂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