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亥杂诗·其二十二》
《己亥杂诗·其二十二》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三千年上旧花枝,颇怪风人不入诗。

我向秦时明月问,古时花可似今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人(fēng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形象或行为举止时尚、时髦,具有个性和风格。

古时(gǔ shí)的意思:指古代时期,过去的时光。

今时(jīn shí)的意思:指现在的时代、当前的时候。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年上(nián shàng)的意思:指年纪大、资历深,地位高于他人。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时花(shí huā)的意思:指只开放一瞬间的花朵,比喻时光短暂,转瞬即逝。

秦时明月(qín shí míng yuè)的意思:指古代秦朝时期的繁荣昌盛,形容时光辉煌、气氛热烈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名为《己亥杂诗(其二十二)》,由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在诗中,诗人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时间流转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

首句“三千年上旧花枝”,描绘了一幅古老而悠远的画面,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时间跨度长达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眼前是一株历经沧桑的老花枝。这句诗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漫长,也暗示了自然景观的恒久不变。

接着,“颇怪风人不入诗”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人对自然景观描写不够深入的疑惑和不满。这里的“风人”指的是古代善于吟咏风土人情的文人,诗人似乎在说,为何这些文人在众多的自然景观中,却偏偏忽略了这株经历了三千年风雨的老花枝?

而后,“我向秦时明月问,古时花可似今时。”这一句,诗人直接向秦时的明月发问,询问古时的花是否与今日的花相同。通过这样的设问,诗人不仅在探讨自然景观的变化与否,更是在思考时间的流逝对事物本质的影响。这句诗充满了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时间以及人类文明变迁的独特见解。它不仅是一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诗,更是对时间流逝、万物变化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舟喻

楼船万险出惊湍,未到安坻未是安。

万一暗逢罗刹石,破舟覆族有何难。

(0)

竹杖

竹杖点湘斑,长随掌握间。

老来方得力,伴我一生閒。

(0)

归括苍如山堂挈家出宅·其二

且唱还乡曲,初非衣锦衣。

不须华表望,丁令此时归。

(0)

书驿壁·其一

踏碎贺兰石,扫清西海尘。

布衣能效死,可惜作穷鳞。

(0)

行鸿祐路偶作

寻幽无十里,阔处见风涛。

绿树雨中密,澹山云外高。

心情亲醉境,愁色上颠毛。

早赋归来引,悠悠误尔曹。

(0)

下章安杜渎七首·其六

风林叶脱减秋声,山拥秋光到眼明。

秋兴悲秋俱有赋,安仁宋玉是前生。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