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守相公移镇汉东》
《留守相公移镇汉东》全文
宋 / 欧阳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周郊彻楚坰,旧相拥新旌。

路识青山在,人今白首行。

问农穿稻野,候节见梅英

腰组人稀识,偏应邸吏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shǒuxiānggōngzhènhàndōng
sòng / ōuyángxiū

zhōujiāochèchǔshǎngjiùxiāngyōngxīnjīng

shíqīngshānzàirénjīnbáishǒuxíng

wènnóng穿chuāndàohòujiéjiànméiyīng

yāorénshípiānyìngjī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邸吏(dǐ lì)的意思:指贪污受贿的官员。

梅英(méi yīng)的意思:指人的才华或品质在某个领域中独步一时,独具特色,无人能及。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注释
周郊:周朝的郊区。
彻:深入。
楚坰:楚国的郊野。
旧相拥:旧相识簇拥。
新旌:新的旗帜。
路识:沿途辨认。
青山:青翠的山峰。
白首:白发苍苍。
行:行走。
问农:询问农民。
穿稻野:穿越稻田。
候节:期待时节。
梅英:梅花盛开。
腰组:腰间的官印。
人稀识:很少有人认识。
邸吏:守邸官员。
翻译
周郊的边界深入楚地旷野,旧相识簇拥着新的旗帜。
沿途还能辨认出那熟悉的青山,如今却已白发苍苍踏上了归程。
询问农事穿越金黄稻田,期待时节的到来能见到梅花盛开。
腰间佩带官印的人已不多见,这样的景象恐怕会让守邸吏感到惊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留守相公移镇汉东》中的片段。诗人描绘了周郊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旧相识的新任官员前往汉东任职的感慨。"彻楚坰"展现了广阔的楚地田野,"旧相拥新旌"则体现了送别的场景,既有旧友的依依不舍,又有新任官员的崭新使命。

"路识青山在,人今白首行",通过对比青山依旧而人事已非,表达了时光流转和岁月沧桑的主题。接下来的"问农穿稻野,候节见梅英",写官员关心农事,关注时节变化,展现出其体恤民生的形象。

最后两句"腰组人稀识,偏应邸吏惊",暗示了官员地位的变化,昔日寻常的腰组(官印)如今却让邸吏感到惊讶,反映出他的升迁和影响力。整体上,这首诗寓含着对故人的怀念,对新任官员的期待,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深沉感慨。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朝代:宋   字:永叔   号:醉翁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生辰:1007-1072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洛阳道中

洛阳多旧迹,一日几堪愁。

风起林花晚,月明陵树秋。

兴亡不可问,自古水东流。

(0)

送从兄别驾归蜀

闻与湘南令,童年侍玉墀。

家留秦塞曲,官谪瘴溪湄。

道直奸臣屏,冤深圣主知。

逝川东去疾,霈泽北来迟。

青汉龙髯绝,苍岑马鬣移。

风凄闻笛处,月惨罢琴时。

客路黄公庙,乡关白帝祠。

已称鹦鹉赋,宁诵鹡鸰诗。

远道书难达,长亭酒莫持。

当凭蜀江水,万里寄相思。

(0)

途中寒食

处处哭声悲,行人马亦迟。

店闲无火日,村暖斫桑时。

泣路同杨子,烧山忆介推。

清明明日是,甘负故园期。

(0)

送段觉之西蜀结婚

词赋名高身不闲,綵衣如锦度函关。

镜中鸾影胡威去,剑外花归卫玠还。

秋浪远侵黄鹤岭,暮云遥断碧鸡山。

时人若问西游客,心在重霄鬓欲斑。

(0)

瓜洲留别李诩

泣玉三年一见君,白衣憔悴更离群。

柳堤惜别春潮落,花榭留欢夜漏分。

孤馆宿时风带雨,远帆归处水连云。

悲歌曲尽莫重奏,心绕关河不忍闻。

(0)

下第有怀亲友

万山晴雪九衢尘,何处风光寄梦频?

花盛庾园携酒客,草深颜巷读书人。

征帆又过湘南月,旅馆还悲渭水春。

无限别情多病后,杜陵寥落在漳滨。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