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的《颂十玄谈(其四)达本》。诗中以雪山深处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深入理解的感受。"我非忘"暗示了诗人对佛法的执着和清醒,即使在偏远之地,也不忘修行。"百一十城印普光"可能象征着佛法的广泛传播,如同普照各地的光芒。"弥勒楼开通线道"则比喻佛法如通天之路,连接着现实与超然,揭示了佛法的智慧与引导作用。最后两句"方知腊雪似春霜",通过腊雪与春霜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佛法带来的温暖与希望,如同春日降临,驱散寒冬。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诗的特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月十六日葆余弟招同筠麓杏村饮江亭
开门紫燕迎风语,似说春深遽如许。
巷南数步如江村,短蒲绿卷风漪痕。
岑楼窗启揖山翠,走上尘中出尘地。
花好须来树下看,酒香不惜炉头醉。
阿连为予成此游,人海招要得二鸥。
环环百雉拓原野,仰视天半云西流。
当筵颠倒造奇句,为君一吟消百忧。
零星旧事话前辈,乡里传闻多可爱。
鸾停鹄峙渺云霄,怜予饮啄寻丈内。
学道相期见肝膈,定心焉能逐烦碎。
留连徙倚怜余春,日月去人车转轮。
丁子香浓春百结,高枝折得赠何人。
临邛车骑翩翩至,束带怜渠难适意。
君不见江家亭子年复年,青山看老一尊前。
《三月十六日葆余弟招同筠麓杏村饮江亭》【清·钱仪吉】开门紫燕迎风语,似说春深遽如许。巷南数步如江村,短蒲绿卷风漪痕。岑楼窗启揖山翠,走上尘中出尘地。花好须来树下看,酒香不惜炉头醉。阿连为予成此游,人海招要得二鸥。环环百雉拓原野,仰视天半云西流。当筵颠倒造奇句,为君一吟消百忧。零星旧事话前辈,乡里传闻多可爱。鸾停鹄峙渺云霄,怜予饮啄寻丈内。学道相期见肝膈,定心焉能逐烦碎。留连徙倚怜余春,日月去人车转轮。丁子香浓春百结,高枝折得赠何人。临邛车骑翩翩至,束带怜渠难适意。君不见江家亭子年复年,青山看老一尊前。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3367c694da8372089.html
暮春偕小米由云栖抵理安回至南屏晚眺·其一
薄雾不成雨,霁景明朝晖。
行行准芳塍,麦老豆荚肥。
传闻竹深处,有士开禅扉。
岂惟竹径深,水绕山亦围。
竹深不见天,零露午未晞。
此中得延伫,日暮应忘归。
何必定入门,妙理悟者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