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苔侵影,秋来月照巢。
锡寒枝上挂,偈好叶中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湘所作的《照上人山房庭树》。诗中描绘了一幅山房庭树的静谧画面,展现了自然与僧人的和谐共处。首句“惹云非手植”暗示了树的古老和自然生长,仿佛它自己吸引了云彩;“自与薜萝交”则描绘了树木与藤蔓紧密相依的景象,象征着超然物外的禅意。
“雨过苔侵影”描绘了雨后树干上青苔蔓延,光影斑驳,显得清新而宁静;“秋来月照巢”则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迭,月光洒在鸟巢上,增添了寂寥之美。接下来,“锡寒枝上挂”暗指僧人的锡杖悬挂在树枝上,体现了僧人的生活痕迹;“偈好叶中抄”则寓言般地表达了佛法智慧如落叶中的经文,深藏不露。
最后两句“谁见僧行绕,烟凉夜磬敲”以问句收尾,描绘了僧人独自在清凉的夜晚,行走在林间,轻敲木鱼,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定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山房庭树的静美以及僧人生活的禅意,给人以深远的意境和思考空间。
幽静婵娟,天然异、尘凡草木。
便假说、楚骚曾咏,国香堪服。
岩桂也应输品格,江蓠只合供奴仆。
算谢家、玉树并来看,犹嫌俗。修蛾扫,眉痕蹙。
仙带曳,裙腰绿。与招魂位置,藐姑山麓。
琴筑泠泠千步涧,烟霏杳杳三间屋。
向此中、同配水仙王,宜秋菊。
一晌闲缘借。便意行散缓,消愁聊且。
有花迎径曲,鸟呼林罅。秋光取次披图画。
恣远眺、登临台与榭。堪潇洒。
奈脉断征鸿,幽恨翻萦惹。忍把。
鬓丝影里,袖泪寒边,露草烟芜,付与杜牧狂吟,误作少年游冶。
残蝉肯共伤心话。问几见斜阳衰柳挂。
谁慰藉,到重阳,插菊携萸事真假。
酒更贳、更有约、东篱下。
怕蹉跎霜讯,梦沈人悄西风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