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唐明府画冯隐士像》
《题唐明府画冯隐士像》全文
明 / 张以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能诗能画唐明府,置子清泉白石间。

秋色林黄叶老,野心一片白云闲。

王维自爱欹湖道,李渤元居少室山。

几处溪山莫归醉,扁舟留在月中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林黄(lín huáng)的意思:指树林中的黄色。比喻众多的人或事物,形成一片繁荣景象。

明府(míng fǔ)的意思:指明亮正直的官员,也用来形容治理能力出色的官员。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王维(wáng wéi)的意思:指人的才能、品德、地位等超出常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野心(yě xīn)的意思:指人的雄心壮志,追求更高目标的心态。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自爱(zì ài)的意思:自己爱护自己,自重自爱。

鉴赏

这首明代张以宁的诗《题唐明府画冯隐士像》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能诗能画唐明府”赞美了画者不仅擅长绘画,还有诗才,暗示了画作的艺术价值。接下来的两句“置子清泉白石间”,将画面置于清澈的泉水和洁白的石头之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环境。

“秋色半林黄叶老”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落叶满林,渲染出一种萧瑟而静谧的氛围。诗人通过“野心一片白云闲”进一步刻画冯隐士的形象,他的心境如白云般悠然自得,无拘无束。

“王维自爱欹湖道,李渤元居少室山”这两句引用了唐代诗人王维和李渤的典故,暗指画中的隐士可能受到了他们的影响,过着与山水为伴的生活。最后,“几处溪山莫归醉,扁舟留在月中还”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的留恋,不愿离去,希望能在月光下乘舟在溪山间流连忘返。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画中隐士生活的细致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画家的高超技艺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作者介绍

张以宁
朝代:明

(1301—1370)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猜你喜欢

送廖子谟贰守归河间

三载一相见,匆匆又别离。

荒年兼旱潦,圣主寄茕嫠。

刘毅才无敌,阳城道可师。

勋庸属贤俊,努力及明时。

(0)

次韵答颐庵·其一

十年去京国,高卧西山陲。

天趣常自得,他人安足知。

竹馆鸣琴处,河塘坐钓时。

劳心尘事者,何日赴幽期。

(0)

寄王宗豫·其一

相别岁频改,相思心未降。

故家沧海国,高卧白云窗。

适趣琴三叠,随游鹤一双。

东来抱锦轴,喜见笔如杠。

(0)

送刘凝节归永丰时有兴国训导之聘

都城一相见,文采动华年。

家与先贤近,经从太史传。

三春还旧邑,百里望平川。

应复匆匆去,诸生候讲筵。

(0)

送邓宗经

久别时相忆,重来又解携。

帝方求隐逸,子竟返幽栖。

海树连吴地,云山入剡溪。

草堂何处在,莫遣世人迷。

(0)

题卫以嘉藏盛子昭画

盛生家住吴山下,前代风流多见画。

此图三尺更清奇,野水疏林澹潇洒。

风平云净霁景鲜,玻瓈倒映水中天。

鉴湖洞庭不可辨,隔浦山光落钓船。

荡舟者谁定曾识,渺渺相望似相觅。

寻常一曲沧浪歌,醉倚汀沙白鸥侧。

鸱夷羊裘世久无,浮世虚名安足沽。

放怀纵意任所适,何处烟波无钓徒。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