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深我将去,恨不汝同居。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家(chuán jiā)的意思:传承家业,将财产、技艺或传统文化等传给后代。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礼学(lǐ xué)的意思:礼学是指研究礼仪和礼貌的学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勤苦(qín kǔ)的意思:勤奋努力,辛勤劳作
群儿(qún ér)的意思:指一群人或一群事物聚集在一起。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诗礼(shī lǐ)的意思:诗礼是指诗歌和礼仪,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诗指的是古代的诗歌作品,礼指的是古代的礼仪规范。诗礼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传统价值观。
随时(suí shí)的意思:任何时间,没有限制
同居(tóng jū)的意思:指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
文名(wén míng)的意思:指文人名士的声望和名誉。
自疏(zì shū)的意思:自己疏远自己,主动与人疏远。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示棐矩茶》,通过诗中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后辈的殷切期望与教导。
首句“乃祖文名在”,诗人首先提到家族先祖的文名,暗示家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传承。接着,“群儿好读书”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教育理念,即希望家族中的孩子们都能热爱阅读,继承家族的学问传统。
“愁深我将去,恨不汝同居”,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心中满是对未能与孩子们一同成长的遗憾。这种情感流露,既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情,也蕴含着对孩子们未来的深深关切。
“风俗随时薄,人情莫自疏”,这两句则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出发,提醒孩子们要关注时代的变化,同时保持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亲近,不因社会风气的变迁而疏远了人际关系。
最后,“传家诗礼学,勤苦要三馀”,强调了诗书礼仪的学习对于家族传承的重要性,并鼓励孩子们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勤奋学习,不仅在正课时间,也要在闲暇之余不断充实自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家族文化的重视和对后辈的深切关怀,也蕴含了对社会变迁的洞察以及对个人成长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智慧和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婆罗门令.两月来蜀中化为战场,又日夜雨声不绝,楚人云:后土何时而得乾也。山中无歌哭之所,黯此言愁
一番雨、滴心儿醉。番番雨、便滴心儿碎。
雨滴声声,都装在、心儿里。心上雨,干甚些儿事。
今宵雨,声又起。自端阳、已变重阳味。
重阳尚许花将息,将睡也、者天气怎睡。
问天老矣,花也知未。雨自声声未已。流一汪儿水。
是一汪儿泪。
渡江云·其一咏桂
青琴弹月罢,雾香漠漠,风引到银屏。
麝尘留不住,细结秋心,一半付漂苓。
妆钿剪碎,傍画栏、啼露珠轻。
刚夜凉、碧窗如水,梦共小蟾醒。伶俜。
前身空托,上界曾攀。讶飘云无定。
凭检点、淮南幽怨,人老岩扃。
何因重见仙旗翠,又瑶园、催换新声。
金粉影,相怜愁鬓星星。
念奴娇·其一
千门明月,天如水,正是人间佳节。
开尽小梅春气透,花烛家家罗列。
来往绮罗,喧阗箫鼓,达旦何曾歇。
少年当此,风光真是殊绝。
遥想二十年前,此时此夜,共绾同心结。
窗外冰轮依旧在,玉貌已成长别。
旧著罗衣,不堪触目,洒泪都成血。
细思往事,只添镜里华发。
壶中天慢
行云何处,却分明、依旧昨宵华月。
城上乌啼啼未晓,正好三更时节。
巷口烟深,窗间烛暗,乍见心先怯。
那能再与,殷勤深诉离别。
回忆往日来时,手中团扇,竟难教抛撇。
几曲银屏天样远,更有轻纱隔绝。
欲住无言,为愁含笑,此际心如结。
遥知去后,比前更觉凄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