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教授诗·其二》
《和教授诗·其二》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七言绝句

暑天常欲踏层冰,未雨低垂不胜

田里三农那可旱,闾阎万灶信如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层冰(céng bīng)的意思:层层叠叠的冰,形容冰层很厚或者事物层次很多。

低垂(dī chuí)的意思:指垂下或下垂的状态或姿态。

闾阎(lǘ yán)的意思:指官员贪污受贿、贪婪残暴的行为。

三农(sān nóng)的意思: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合称,也是指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相关的事物。

暑天(shǔ tiān)的意思:指炎热的夏天。

田里(tián lǐ)的意思:指人们在耕种、种植等农田里的活动。

天常(tiān cháng)的意思:指天经地义、常理所应当的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酷热,渴望清凉之感,以及对农田与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诗人以“暑天常欲踏层冰”开篇,巧妙地将炎热的夏季与冰冷的冰雪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凉爽的向往。接着,“未雨低垂气不胜”一句,通过描述空气沉闷、难以忍受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夏日的炎热。

“田里三农那可旱”,诗人关注的是农民的生计,担心干旱可能带来的农作物歉收,体现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忧虑。“闾阎万灶信如烹”,则形象地描绘了百姓生活如同在火炉中煎熬,生动展现了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更体现了古代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夏日炎炎下的社会百态,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望江南·其三

风萧瑟,夜坐竹窗西。

蚁绿铛斟浮折脚,蟹黄钗剔选团脐。乡味忆苕溪。

(0)

望江南·其二

沉沉院,蕉绿覆墙阴。

蛛上钗头知送喜,蛩来屋角想争吟。凉月澹诗心。

(0)

百字令.戊申元宵,赠陈甥邓婿

镫喧月静,好元宵景色,绿梅香透。

玉镜银阶千万影,箫管曲长催酒。

夜已三更,花迷五色,换烛添香又。

记曾寻句,六街春景如绣。

恰是月转回廊,照星星华发,年光非旧。

旧日儿童今老大,憔悴青衫短袖。

斫地休歌,恼人无寐,此夜真孤负。

忘情一笑,依然傍花随柳。

(0)

青玉案·其二

无端春去闲花落。蓦飞过、秋千角。

人倚秋千浑不觉。

觉来无着,邻莺曾约,还去将春捉。

骤寒向晚颠风作。处处芳林桐一虐。

韶景轻抛真是错。

自伤迟暮,青衫如昨,有泪痕斑驳。

(0)

烛影摇红.乙丑正月和闰庵韵

怕说春朝,野风摇曳欺人老。

莺啾燕唧耳边新,悔不埋头早。觅取黑甜幽杳。

又平林、群鸦闹晓。情恰似、嫠妇孤舟,家山梦绕。

懒去巡檐,隔篱花影知多少。

红稀绿暗不禁寒,秀茁墙隅草。欲觉何曾睡觉。

旧巢痕、微茫尽扫。杜鹃安在,只有绵蛮,依人飞鸟。

(0)

绕佛阁.四弟游西山回,告余雨中看山,有似画者,有不似画者。余爱其语,为谱此解

意行径至。层壁峭立,浓翠新洗。断崖如咫。

此身恍置,荆关画图里。倚天极视。

平野绣错,村舍烟起。西望如此。

切休东顾,苍苍怎凝睇。徙倚。众峰逼。

比较丹青浑不似。泼墨点皴,犹嫌含笔细。

倘霁后重游,宜若明绮。阿连高致。

便刺取粗文,刻画颠米。乞山灵、近移窗几。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