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鼯依古树,霜隼掠孤烟。
空阶响败叶,遮莫晓风天。
孤烟(gū yān)的意思:形容孤立无援,独自一人。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岭外(lǐng wài)的意思:指距离自己所在地较远的地方。
摊书(tān shū)的意思:指不专心学习或工作,而把书本摊开来看。
未暇(wèi xiá)的意思:没有时间,无法顾及
拥褐(yōng hè)的意思:指人们亲密无间、和睦相处,形容关系密切,情感深厚。
遮莫(zhē mò)的意思:遮莫是指遮掩、掩盖。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岭外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寒冷季节中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感受。
首联“岭外虽无雪,经冬亦可怜。”开篇点题,岭外之地虽未见雪花飘落,但漫长的冬季也让人感到凄凉。这里的“可怜”并非贬义,而是表达了对冬日景色的感慨与同情。
颔联“寒鼯依古树,霜隼掠孤烟。”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静谧与冷清。寒鼯(一种小型哺乳动物)在古老的树木间依存,霜隼(一种猛禽)则从远处掠过孤烟,画面中既有生命的痕迹,又充满了孤独与寂静。
颈联“未暇摊书坐,只愁拥褐眠。”转而写到诗人的个人状态。在这样的冬日里,诗人没有闲暇时间摊开书籍阅读,心中只担忧如何在寒冷中保持温暖,安然入眠。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和对自身处境的深切体会。
尾联“空阶响败叶,遮莫晓风天。”最后,诗人通过描述空旷台阶上落叶的声响,以及拂晓时分的微风,将整个冬日的氛围推向高潮。落叶的声响与微风的吹拂,不仅增添了环境的动态感,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冬日特有的宁静与凄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琐碎与寒意的深切感知。
前儿牵牛渡溪水,后儿骑牛回问事。
一儿吹笛笠簪花,一牛载儿行引子。
春溪嫩水清无滓,春洲细草碧无瑕。
五牛远去莫管它,隔溪便是群儿家。
忽然头上数点雨,三笠四蓑赶将去。